•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3年  8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香蕉束顶病毒的提纯
叶旭东, 杨辉, 吴如健, 陈景耀, 柯冲
1993, 8(2): 1-4.
摘要:
应用液氮冷冻香蕉束顶病组织,高速粉碎,氯仿—正丁醇澄清,差速离心,沉淀悬浮后经蔗糖垫部分纯化病毒,收集的蔗糖垫浓缩后经0—40%连续蔗糖梯度离心4小时,在离心管上半部形成一个明显的含有大量等径病毒的紫外吸收峰。再经不连续硫酸铯梯度离心6小时,形成一狭窄的乳白色带,含有高度纯化的直径约18nm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用台湾提供的BBTV单克隆抗体,ELISA法可检测到提纯过程中病毒的存在,ISEM法可从粗提物中捕获大量等径病毒。ELISA法也用于检测田间及组织培养原种苗的带毒情况。
三种病原细菌产生细菌素的研究
王长方, 种藏文, 朱哲大
1993, 8(2): 5-7.
摘要:
测定来自不同地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和柑桔溃疡病共92个菌株的细菌素产生能力,结果有34个菌株产生细菌素,占37%。其中有4个不同种的菌株间产生交叉抑制反应,抑菌晕圈直径为2-6mm。试验表明,产细菌素的菌株对其同种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强于不同种病原菌。
黑色保健米的研究进展
郑金贵, 陈君琛, 黄勤楼, 万本诗, 张良韬, 肖平, 李建华
1993, 8(2): 7-7.
摘要:
近年来我们先后从云南、贵州、广西、陕西、江苏等地以及国外引进了816份品种资源,并分析测试了其中有代表性品种的具有重要保健功能的药用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同时运用Co60γ射线进行诱变育种。初步结果如下:1 .黑米的品种繁多,但品种间的重要药用成分强心甙及重要微量元素锗的含量差异很大。2.Co60γ射线辐射选育出矮杆良种——“乌珍早3号”,其黑色种皮中,对癌症和心血管症有抑制作用的天然锗含量高达0.710 ug/g(二次重复,下同),而白米种皮(CK)仅为0.013 ug/g,中药补药枸杞子仅为0.090 ug/g,灵芝为0.560 ug/g。3.筛选出3个品种——“BC-15”、“BC-18”(古老的地方品种)及“BC-36”(矮杆品系)含有增强心脏功能的“强心甙”成分(定性未定量)。
5460FTS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童学军, 蔡俊迈
1993, 8(2): 8-14.
摘要:
在自然高温季节,分析了5460FTS及5460FTS与13个籼稻品种配制的正、反交F1、F2和回交世代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5460 FTS雄性不育性不受细胞质影响,主要受核内两对隐性主基因控制;13个籼稻品种可育性对5460FTS雄性不育性为显性。拟定5460 FTS育性主基因为rryy,籼稻品种育性主基因为RRYY;基因R表现完全显性,使全部稻穗颖花花药发育正常,花粉镜检时,育性表现为正常可育;基因Y使稻穗部分颖花花药发育正常。花粉镜检时,育性表现为部分可育,基因Y受不同遗传背景等因素的调控;R、Y基因共存时,也使稻穗颖花花药发育正常,花粉镜检时,育性也表现为正常可育。在自然常温季节,对再生的稻株的育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5460FTS育性发生明显转换,花粉可育率一般达60%以上;籼稻亲本,正、反交F1育性均为正常可育;F2、回交群体中没有发现不育株,群体育性达到正常可育。
瓜重、瓜数与杂交一代制种量相关的研究
郑国璋, 黄贤贵, 吴宇芬, 李振华, 林勇, 林增富
1993, 8(2): 15-18.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兴农西瓜瓜重、瓜数与杂交一代产籽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季制种单瓜重与种籽粒数的相关区间在0.4—4.8kg,秋季制种其相关区间在0.4—3.8kg区间内都呈二次指数方程正相关;两季制种单瓜重在0.4—3.0kg区间内产籽量随瓜重增加而近似直线上升;单株产籽量随瓜数的增加而成自然对数方程正相关,其种籽百粒重和质量经方差分析和试验无显著差异。据此结论是:控制瓜重在3.0kg内,主要着眼点是力增结瓜数,以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籽量的目标要求。
褐飞虱种群酯酶同工酶酶谱型组成结构变化的研究
宋晓川, 刘波, 应薛养, 李平, 刘浩官
1993, 8(2): 19-22.
摘要:
本文研究了褐飞虱种群酯酶同工酶酶谱型组成结构以及在不同生境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酯酶同工酶(EST)酶谱模式为三条带,即A、B、C,迁移率分别为0.4102、0.4709、0.5042。由三条酶带组成4种个体酶谱型:Ⅰ型C、Ⅱ型BC、Ⅲ型AC、Ⅳ型ABC。褐飞虱种群由这4种类型的个体按不同的比例组成,形成了种群的异质性。在稻田测报灯下,褐飞虱种群初建时期(5月份),Ⅰ型比例较低为0.46,Ⅱ型比例较高为0.31,随着种群的发展Ⅰ型比例稳定在0.6左右,Ⅱ型比例在0.2—0.36之间;11月份水稻生长季节结束时,Ⅰ型比例上升到0.9,Ⅱ型比例下降到0.098。测报灯下,田间基部,人工繁殖的褐飞虱种群EST酶谱比例也有很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Ⅰ型个体的比例高,指示着褐飞虱种群处于较健康状态。
评价有机、无机肥料结合对水稻生产力和土壤地力建设的影响
任祖淦, 唐福钦, 王东海, 张逸清
1993, 8(2): 23-2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意识到常年单纯使用化肥会导致地力衰退,作物产量下降,但缺乏微观长期定位的数据资料。为此,我们作了7个稻作季有机、无机肥料结合的定位试验初探表明:尿素表施的,产量保持率降为81.6—89.0%,尿素加红萍的为100.5—102.6%;尿素加稻草的为101.1—101.7%;而长期单独使用尿素,有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的趋势,若与有机肥料配用,就有促进水稻增产的趋势。同时表明,以投入每公斤纯氮计,能提高经济效益分别为1.10—1.28倍和0.80—0.96倍。并且能提高氮素的产投比,一般为8.0—9.0%,高者可达22.6%。经测试表明,无机氮配加有机肥红萍、稻草的结构,对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增加幅度较为明显,全氮增0.019—0.049%,有机质增0.08—0.66%。同时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分散系数有下降趋势,分别容重降为0.045—0.120g/cm3,比重为0.015—0.030g/cm3,分散系数为0.68—4.53%;但对物理性粘粒0.01mm含量,一般增加1.73—5.79%。结果表明,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了土壤生态良性循环的作用。
微结构测绘学应用于微生物显微技术
丁武
1993, 8(2): 30-34.
摘要:
微结构测绘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显微摄影测量技术图象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的有机结合。本文从微结构测绘学角度,着重介绍了微生物显微技术由于立体显微摄影测量技术、图象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发生的新变化;并就上述新技术如何应用于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
南方芦笋留母茎栽培的施肥技术研究
翁文燊, 王品尊, 陈福如, 郑元梅, 贺建波
1993, 8(2): 35-39.
摘要:
在南方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润沙土的芦笋园,留母茎栽培,较为经济合理的N、P、K亩用量为N 52kg、P2O5 13kg、K2O 47kg即N:P2O5:K2O比例为1:0.25:0.9。施肥量以采笋前、采笋期中和采笋截止后,分别占总肥量的30%、40%和30%为最佳,可发挥N、P、K肥对芦笋产量的最大效应,收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蓝光与远红光诱导甘蔗开花研究初报
卢川北, 洪月云
1993, 8(2): 40-43.
摘要:
将难开花的果蔗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其中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分别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甘蔗栽培品种还用常规的渐减日长法作对照。本处理于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结果首次诱使福建省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开花以及甘蔗栽培品种CP65-357、闽糖81-235、赣蔗65-542和粤糖65-906分别于12月上中旬开花,而采用渐减日长法处理的上述甘蔗栽培品种,除CP65-357外,均不能开花。
几种耕作土壤钾素状况的综合评价
邢世和, 周碧青, 王果
1993, 8(2): 44-48.
摘要:
供试土壤的钾选择性系数(Gapon系数)和容量/强度特性因粘土矿物组成不同而差异明显,利用Gapon系数(KG)和Q/I参数(PBCk、△Ko和ARok)综合评价供试土壤钾素有效状况的结果表明:以蛭石和伊利石占优势的1、2、6和7号土壤,具有较高的KG和PBCk,其有效钾库(△Ko)虽高,但多数钾被牢固束缚在对钾有极大选择性的层间位上而难于解吸,钾有效性(ARok)较低;而以高岭石为主的3、8、9和10号土壤,其KG和PBCk值均较低,有效钾库虽然不高,但多数钾被吸持在选择性弱的平面位而易于解吸,钾的有效性却较高;以伊利石为主、高岭石为次的4和5号土壤,其钾素的有效状况介于上述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