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27卷  第1期

作物科学
云引稻瘟病抗性基因型的初步分析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朱永生, 蔡秋华, 薛伟民, 谢鸿光, 吴方喜, 张建福, 谢华安
2012, 27(1): 1-6.
摘要:
利用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型鉴定菌株RB01~RB22,对云引苗期叶片进行离体接种,结果表明云引除对RB17和RB20感病外,对其他菌株均表现抗病,通过分析RB01~RB22对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反应型均与云引不同,即可能含有除上述抗病基因之外的新的稻瘟病抗原。此外,通过连续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注射接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普感稻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为遗传背景,含有抗稻瘟病菌株"四川-43"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为该抗病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和应用构建了良好的载体。
粳稻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王颖姮, 朱永生, 蔡秋华, 廖长见, 谢鸿光, 吴方喜, 张建福, 谢华安
2012, 27(1): 7-12.
摘要:
前期通过对广谱稻瘟病抗性品种粳稻云引接种稻瘟病菌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构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样本基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选取该调控网络中10个比较重要的基因,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对其在接种稻瘟病菌后的时空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得到这些基因在稻瘟病菌诱导后在云引中的时空表达模式。10个基因均受到稻瘟病菌的诱导,但达到表达量峰值的时间各异,有8个基因在36 h内表达量达到峰值,3个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在24 h内达到峰值;部分基因表达呈先上升,后抑制,另一些基因的表达则先抑制,后上升,再下降。该研究为进一步确定这些基因在云引抗病性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脱毒甘薯龙岩7-3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林金虎
2012, 27(1): 13-17.
摘要:
以脱毒甘薯龙岩7-3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经计算机模拟建立施肥的高产数学模型并找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结果表明,①产量超过45 t·hm-2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为尿素施用量163.05~191.55 kg·hm-2;过钙施用量546.6~653.4 kg·hm-2;硫酸钾施用量510.3~614.55 kg·hm-2;种植密度5.45万~5.80万株;②4个因素对鲜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钾肥>密度>氮肥>磷肥;③各因素间对产量影响皆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④较高水平的施钾量和施氮量有利于产量的提高;⑤适宜种植密度条件下大中薯率高。
江汉平原腹地中稻氮磷钾肥效及其适宜用量
刘新伟, 龚德平, 娄希凤, 韩玲君, 杨德桦, 赵竹青
2012, 27(1): 18-23.
摘要:
通过在江汉平原腹地江北农场5个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中稻的增产效果明显,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稻谷最高增产695.1~2 414.7 kg·hm-2, 相应增产率为8.6%~37.8%, 纯增收1 011.2~3 563.5 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 N 180~200 kg·hm-2,P2O5 55~60 kg·hm-2,K2O 50~60 kg·hm-2。
动物科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欧洲株和美洲株的理化特性及致病性比较
黄梅清, 郑敏, 陈仕龙, 车勇良, 江斌, 王隆柏, 魏宏, 周伦江, 庄向生, 陈少莺
2012, 27(1): 24-26.
摘要:
对分离自福建的3株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2株欧洲型PRRSV进行了细胞致病性、动物致病性及理化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 PRRSV分离株均能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在PK-15、Vero、CEF、MDEF中盲传3代均不能产生细胞病变。理化性质试验表明美洲株与欧洲株PRRSV对酸、pH=3、氯仿、胰酶的敏感性一致;当pH=9时,PRRSV欧洲株比美洲株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不同的PRRSV毒株对温度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同一型的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也不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欧洲型PRRSV-FJ0602株为弱毒株,对保育猪不具有致病性,而美洲型PRRSV-FJ0604株致病力强。
黄芪多糖饲料添加剂对罗非鱼白细胞吞噬能力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林旋, 张伟妮, 王寿昆, 黄文焱, 陈佳铭, 赵堇
2012, 27(1): 27-31.
摘要:
选用罗非鱼120尾,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500、1 000、1 500 mg·kg-1的黄芪多糖试验日粮,投喂40 d。每10 d检测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免疫器官增重情况。结果显示:500 mg·kg-1、1 000 mg·kg-1和1 500 mg·kg-1组均能显著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 (P-1则不明显(P>0.05)。表明黄芪多糖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与成熟。
园艺科学
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研究
陈龙正, 张慧, 张永吉, 徐海, 宋波, 袁希汉
2012, 27(1): 32-36.
摘要:
研究苦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细胞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并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不同步现象。在苦瓜花粉母细胞细胞核分裂中,从前期I到中期I,核仁逐渐消失,到前期Ⅱ又重新出现,随后消失。同时,从前期I到中期I,染色体开始收缩并逐渐变得清晰,到末期I时,苦瓜染色体发生解螺旋并逐渐模糊,前期Ⅱ再次变得清晰。研究还发现,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和前期II中,存在多核仁现象。苦瓜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部分多分孢子,这可能与逆境及染色体不同步分离相关。
香蕉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姚锦爱, 蔡鸿娇, 石妞妞, 甘林, 杨秀娟, 陈福如
2012, 27(1): 37-42.
摘要:
利用ISSR标记对3个基因型(AAA,AA 和 ABB)共35份香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的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8条带,扩增片段长度为200~2 000 bp,27条具有DNA多态性,多态性为71.05%,遗传距离为4.30%~33.33%。用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距离25%为阈值,35份香蕉种质可分成6个类群,除贡蕉(AA)和金粉1号(ABB)分别归为Ⅲ和Ⅳ两个类群之外,其余33份种质分为4个类群,其中Ⅰ类群包含着来自不同地方的基因型为AAA和ABB的22份香蕉种质。基因型为AAA和ABB的香蕉种质并不被简单地划分成两类,部分基因型相同的香蕉种质之间没有表现出紧密的亲缘关系。本研究所用的6条引物能把香蕉种质区分开,ISSR分子标记对研究香蕉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是有效的。
植物保护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评价
阮宏椿, 石妞妞, 杜宜新, 甘林, 王舒婷, 曾慧芳, 杨秀娟, 陈福如
2012, 27(1): 43-47.
摘要:
采用室内人工注射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评价福建省15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室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3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中抗,如FJZD10-5、FJZD10-8,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11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2、FJZD10-3,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水稻品种对穗瘟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6、FJZD10-7,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在建阳、宁化和福安3个田间试验点,同时发生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水稻品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0%、73.33%和73.33%。未出现对稻曲病和稻瘟病均表现为抗病的水稻品种。
小麦品种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因素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彭玉姣, 康晓慧, 程登发, 孙京瑞, 吴国萍, 白雪
2012, 27(1): 48-54.
摘要:
采用自然诱发对241个小麦品种进行大田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对各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及聚类划分,经相关性分析表明反应型和普遍率、终期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抗性鉴定和聚类划分结果显示有39个高抗品种,占总数的16.18%;111个中抗品种,占总数的46.05%;68个中感品种,占总数的28.21%;23个高感品种,占总数的9.54%。
温、湿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的影响
李慧玲, 林乃铨
2012, 27(1): 55-59.
摘要:
探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及茶梢内着卵量的种群动态,以及温湿度对茶园中叶蝉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成虫、若虫及梢内着卵量均有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且成虫、若虫和卵三者都呈显著的正相关。②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虫口数量受田间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温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影响最大,茶梢内假眼小绿叶蝉的着卵量与温度关系很密切,气温高于28℃或者低于20℃都不适宜小绿叶蝉产卵繁殖。③对温度和田间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若虫虫口数量、茶梢内着卵量呈现Yield Density模型变化规律。
芒果园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李建宇, 董铁生, 傅建炜, 游泳, 张莉, 占志雄
2012, 27(1): 60-66.
摘要:
对福建省惠安县芒果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芒果园地面的节肢动物有2纲,17目,80科,203种,其中植食性昆虫106种(占群落总物种数的52.22%),捕食性与寄生性昆虫31种(占15.27%),腐生性昆虫14种(占6.90%),蜘蛛52种(占25.62%)。植食性昆虫优势种为红脊长蝽 Tropidothorax elegans Distant和电光叶蝉 Recilia dorsalis (Motschlsky);寄生性昆虫优势种为红蚂蚁Tetramorium guineense Fabricius和瓢虫啮小蜂Tetrastichus coccinellae Kurju-mov;腐生性昆虫优势种为蝇科Musicdae;蜘蛛优势种为金蝉蛛Phintella sp.1。
李树天牛发生情况及其对3种李树嗜好性的比较
黄鹏, 余德亿, 王金明, 姚锦爱, 方大琳
2012, 27(1): 67-70.
摘要:
调查李树天牛为害情况及发生种类,比较李树天牛对芙蓉李、大红李和黑李等3种李树的嗜好性,结果表明:李树易受天牛成虫及幼虫为害,发生种类有11属14种,对芙蓉李、大红李和黑李等3种李树造成为害的主要是星天牛、桃红颈天牛和粒肩天牛;天牛对3种李树的嗜好性,以黑李最强,芙蓉李次之,大红李最弱。
资源与环境科学
pH条件对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影响
陈峥, 刘波, 朱育菁, 胡桂萍, 车建美, 唐建阳
2012, 27(1): 71-76.
摘要:
应用GC-MS对10种不同初始pH条件下发酵的FJAT-0809-GLX发酵液的丙酮萃取液进行初步成分鉴定,从这10种发酵液中得到匹配率≥90%成分11种,各发酵液中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共有成分1种,为六氢吡咯并吡嗪-1,4-二酮。在匹配率≥90%成分中,功能性成分按其功能可分为2类,一类为挥发性或芳香类物质,与该发酵液具有的特殊香气有关,包括5-甲基呋喃醛、2-甲基-3-羟基-4-吡喃酮、苯乙醛、棕榈酸、顺式十八碳-9-烯酸、甲基环戊烯醇酮;另一类为防腐或抑菌类成分,包括2-甲基-3-羟基-4-吡喃酮、2-呋喃甲醇、六氢-吡咯吡嗪-1, 4-二酮和5-羟甲基糠醛。初始pH 6~12的发酵液对大肠杆菌K88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初始pH为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到20.33 mm。不同的初始pH影响着发酵终点pH,进而影响着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的产生。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环境气味电子鼻判别模型的研究
蓝江林, 刘波, 陈峥, 宋泽琼, 林娟
2012, 27(1): 77-86.
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发酵程度垫料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到7类22种物质(匹配度≥90,相对含量≥4%)。根据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将30个样品分为4类,分别对应4个发酵级别。Ⅰ级:发酵程度浅;Ⅱ级:发酵程度较深;Ⅲ级:发酵程度深;Ⅳ级:发酵程度很深。利用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构建了垫料发酵程度判别模型。判别模型对垫料发酵程度级别的判别准确率达96.67%,精确度可以满足垫料发酵程度归类,为建立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程度判别模型标准和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提供可靠的基础。
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王峰, 王义祥, 江福英, 吴志丹, 尤志明, 张文锦, 翁伯琦
2012, 27(1): 87-92.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0~20 cm以>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占20.59%,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以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团聚体基本呈现粒径增大,有机碳含量增加的规律。茶园在0~20 cm土层>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最大,0.25~0.5 mm团聚体含量最少,而20~40 cm土层以0.25~0.5 mm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最大,>5 mm团聚体的比例最小。
农业经济
现代立体农业发展要实现新的跨越
翁伯琦, 刘荣章, 刘明香, 郑百龙
2012, 27(1): 93-98.
摘要:
回顾总结立体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实践,分析福建现代立体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现代立体农业研究必须开拓创新的战略构想与技术对策,指出要围绕现代立体农业展开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实用模式与配套技术,以求拓展研究领域,结合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精确农业等方面技术研究新突破,优化集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着力创新种养加复合体系,提高整体协调度与高效利用率,为福建省乃至南方区域现代立体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休闲农业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陈志峰, 郑百龙, 许标文, 曾玉荣
2012, 27(1): 99-103.
摘要:
休闲农业是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为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健康良性发展,从环境特点、产品特点、经营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等6方面设计一套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可行的评价休闲农业区的方法,推动了休闲农业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综述
食用菌螨种类研究进展
兰清秀, 卢政辉, 范青海
2012, 27(1): 104-108.
摘要:
螨害是食用菌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食用菌螨种类研究进展现状,目前我国食用菌螨类主要有29科,重点阐述了福建食用菌螨类隶属23科,52种,阐述了国内外食用菌捕食性螨类应用研究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用菌生产和害螨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捕食螨的生物学和应用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简报
莲雾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张丽梅, 许玲, 陈志峰, 余东, 魏秀清, 章希娟, 陈峥, 许家辉
2012, 27(1): 109-112.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农科二号"莲雾成熟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农科二号"成熟果实检测到12种香气成分,其中萜烯类6种,占63.74%;醇类1种,占22.48%;醛类1种,占0.48%;酯类1种,占4.68%;呋喃类1种,占4.44%;其他2种,占4.17%。匹配度超过 90%的有9种,约占 93.46%,主要香气物质为顺-3-壬烯-1-醇、(-)-AlphA-荜澄茄油萜和反式石竹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