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29卷  第11期

动物科学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管理的研究
刘波, 李兆龙, 唐建阳, 黄勤楼, 郑回勇, 蓝江林, 史怀, 翁伯琦, 余文权
2014, 29(11): 1051-105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1
摘要:
开展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 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 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 包括: (1) 建立了猪体重 (y) 与日龄 (x) 模型为y=0.7589x-19.883 (R2=0.9937) , (2) 建立了猪增重 (y) 与日龄 (x) 幂指数关系模型为y=1.0395x0.5051 (R2=0.8854) , (3) 建立了日均采食量 (y) 与日龄 (x) 模型为y=0.0235x-0.3343 (R2=0.9917) , (4) 建立了猪料重比 (y) 与日龄 (x) 线性关系模型为y=0.022x+0.4278 (R2=0.9885) 等, 作为理论值, 判别特定日龄下猪生长状况。当猪体重、猪增重、日均采食量、猪料重比实际值低于理论值时, 必须寻找原因, 加强猪的管理。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 500头猪群, 6077日龄生长阶段的日均采食量观察, 可以看出在606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低于理论值, 表明发酵床养殖初期, 猪还有个适应过程, 到了707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高于理论值, 表明猪已适应发酵床养殖, 特别在7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提高21%, 表明发酵床养猪更加有利于猪的生长。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的主要病害有:皮炎 (痘状斑疹) 、拉稀 (消化道疾病) 、咳嗽 (呼吸道疾病) 、僵猪 (营养不良) 、眼病 (眼结膜炎) 、外伤 (拐脚) , 未发现烈性传染病。从发酵床养猪发生的病害看, 整体发病情况比较低, 各种病害的发病率不超过10%, 治疗的难度也不大, 只要加强垫料管理, 注意喂食, 保障水质干净, 许多的病害可以自愈。
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的研制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牟巍, 杜金铃, 王贵华, 傅秋玲, 万春和, 黄瑜
2014, 29(11): 1058-106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2
摘要:
为研制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 以鸭疫里默氏菌血清1型RAf63株和2型RAf34株为菌种, 培养, 灭活, 浓缩, 混合后制成二价灭活疫苗。2倍量接种6d樱桃谷鸭测定疫苗的安全性;接种6d樱桃谷鸭, 免疫后5、10、14、21、35、49、63、70d, 进行攻菌试验, 测定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 该疫苗安全, 免疫后14d产生保护, 保护率为90%, 免疫持续期可达60d。研制成功可用于预防由血清1型和2型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对鸭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
陈翠腾, 苏荣茂, 黄瑜, 傅光华, 程龙飞, 陈红梅, 万春和, 傅秋玲, 施少华, 林建生
2014, 29(11): 1062-106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3
摘要:
以麻鸭为动物模型, 测定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后鸭的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结果显示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试验组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趋势, 其中于第3d试验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于第5d下降至对照组水平, 于第7、15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于第21d回升至接近对照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 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鸭后721d会抑制鸭T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功能, 造成鸭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
樱桃谷种鸭鸭1型甲肝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VP1基因的序列分析
陈红梅, 陈珍,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万春和, 傅秋玲, 黄瑜
2014, 29(11): 1066-106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4
摘要:
从某樱桃谷种鸭场病死樱桃谷种鸭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 (命名为HeN1403) , 该病毒能在79h内致死10日龄番鸭胚, 对8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为33.3%。应用鸭1型甲肝病毒特异性引物对HeN1403分离株进行RT-PCR检测, 可扩增到约200bp的目的条带, 并对分离株的VP1基因进行扩增, 得到714bp的基因片段。通过软件对分离株VP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12株不同基因型鸭1型甲肝病毒的VP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 确定该分离株为鸭1型甲肝病毒。
园艺科学
莲雾智能化快繁插穗、基质和促根剂类型选择研究
林建忠, 赖瑞云, 张雪芹, 钟赞华, 谢志南
2014, 29(11): 1070-107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5
摘要:
在种苗智能化系统调控下探讨莲雾插穗、基质、促根剂等3种因素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木质化及半木质化枝梢带叶插穗其成活率高、根系性状好于落叶枝梢插穗;泥炭土基质的插穗根条数显著地高于沙基质, 根生长量亦明显地高于沙及珍珠岩基质;IBA、NAA、IAA等3种促根剂中以IBA种类效果较好, 其中IBA500×10-6处理对插穗成活率提高及根条数增加有明显作用。
不同肥水处理对度尾文旦柚裂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彭建平, 郑玉亮, 李伟明, 陈文山
2014, 29(11): 1074-107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6
摘要:
以度尾文旦柚为试材, 通过不同肥料及水分处理, 研究肥水对度尾文旦柚裂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年施腐熟禽粪肥25kg、草木灰7kg、氮磷钾复合肥4kg、尿素1kg、硝酸钙0.75kg、硫酸镁0.1kg、硫酸锌0.1kg, 在果实生长期田间持水量控制在65%75%, 能使度尾文旦柚裂果率降幅达42.5%52.2%;合理的肥水管理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文旦柚的产量和果实品质。
29份文心兰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罗远华, 钟淮钦, 黄敏玲, 吴建设
2014, 29(11): 1079-108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7
摘要:
以29份文心兰种质资源为材料, 利用ISSR分子标记开展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44条DNA条带,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4.4条, 其中多态性谱带占124条, 多态性比率为86.11%;遗传相似系数为0.340.91, 聚类分析将29份文心兰种质在简单相似系数0.56处分成3大类群。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 与花器官花色具有密切的关系, 初步证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文心兰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的可靠性。
秋水仙素对文心兰离体诱变的影响
叶秀仙, 黄敏玲, 樊荣辉, 吴建设, 罗远华
2014, 29(11): 1083-108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8
摘要: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 结合组织培养技术, 对文心兰丛生芽和原球茎进行诱变试验, 并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检测诱变后代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添加秋水仙素混合培养法是文心兰丛生芽诱变的最佳途径, 以添加500mg·L-1的秋水仙素诱导10d效果最佳, 植株变异率高达26.7%, 变异植株类型包括植株粗壮、多叶、叶片变宽、变厚、矮化、叶片线艺等;经56次继代培养, 部分变异株系仍保持稳定遗传性状, 其中筛选出的稳定绿叶金边、金叶绿边变异株系RAPD标记表明其在DNA水平上发生了变异, 为文心兰育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不同代数黑皮果蔗脱毒种茎苗生产性状比较
吴松海, 李海明, 郑家祯, 林加根, 林一心
2014, 29(11): 1088-109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09
摘要:
以黑皮果蔗脱毒第1代种茎苗 (处理A) 、第2代种茎苗 (处理B) 、第3代种茎苗 (处理C) 为试验材料, 以大田未脱毒果蔗种茎苗为对照 (CK) , 研究其生产性状表现情况。结果表明, 不同代数的脱毒种茎苗在农艺性状和品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种 (CK) 。其中第2代种茎苗 (处理B) 、第3代种茎苗 (处理C) 的蔗茎产量比对照种 (CK) 增产25%以上, 蔗糖含量比对照种 (CK) 提高0.5个百分点, 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状, 可直接作为商品蔗栽培种苗。第1代种茎苗 (处理A) 由于组培效应的影响, 表现出茎细、无效分蘖多和侧芽大, 商品性较差, 建议作为高代脱毒种茎苗的种源加繁材料。不同代数的脱毒种茎苗都易受到花叶病毒的侵染,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花叶病发病率提高。因此, 要做好花叶病病源传播的防治。
资源与环境科学
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陈玉真, 王峰, 尤志明, 吴志丹, 江福英, 张文锦
2014, 29(11): 1092-109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0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种茶园土壤 (黄壤和红壤) 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氮水平处理, N0、N1、N2、N3, 含氮量分别为0、100、200、400mg·kg-1。结果表明, 培养结束后2种土壤在N0处理下的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分别为586.58mg·kg-1和298.84mg·kg-1, 黄壤有机碳矿化量显著高于红壤, 但有机碳矿化比率和矿化常数k值则显著低于红壤。2种土壤在氮输入后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都显著高于N0处理, 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大, 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有增加趋势, 增幅分别为20.90%91.88%和48.52%113.88%, 氮输入对低肥力的红壤促进作用更明显。一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了2种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 施氮显著增加了易矿化有机碳量 (C1) , 其中矿化常数k值和初始潜在矿化速率 (Cok) 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半衰期 (T1/2) 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这说明短期氮肥施用能加速有机碳周转, 有利于土壤碳氮转化和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
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艳春, 王成己, 叶菁, 王义祥, 黄毅斌
2014, 29(11): 1098-110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1
摘要:
准确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和碳吸收对制定合理的农业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1-2010年福建省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农业投入等农业活动水平数据, 对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进行估算, 并分析碳源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991-2010年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从1991年的1 161.14×104 t减少到2010年的672.13×104 t, 减幅为42.11%, 年平均递减5.89%;碳排放总量呈增加的趋势, 从1991年的114.05×104t增加到2010年的195.10×104t, 增幅达71.07%, 年均递增2.87%;碳汇量总体呈降低趋势, 从1991年的1 047.09×104 t降低到2010年的477.03×104 t, 减幅为54.44%, 年均递减8.36%;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单位耕地面积碳吸收呈下降的趋势, 而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基本保持不变。2010年南平市的碳吸收量和碳汇量最大, 漳州市的碳排放量最大, 而厦门市的碳吸收量、碳排放量和碳汇量均最小。碳源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 碳吸收与水稻、小麦、甘蔗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碳排放与钾肥、复合肥、农药、农机动力、柴油使用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能够为福建省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闽清县水田肥力现状及中稻NPK施肥效应
余广兰
2014, 29(11): 1104-110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2
摘要:
为掌握闽清县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 采集并检测4 005个水田土壤样本的土壤养分含量, 并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通过2007-2012年实施的中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分析, 比较NPK施肥效应。结果表明:闽清县水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以丰富和中等为主, 中等含量以上分别占88.44%、75.21%, 碱解氮含量以中等为主, 占86.04%, 速效钾以缺乏为主, 占83.50%;交换性钙、有效硫、有效锌以中等以上含量为主, 交换性镁、有效硼以缺乏为主。同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 酸性土壤比重进一步加大, 而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NPK肥对中稻产量贡献率分别为20.5%、3.6%与6.5%, 有别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稻增产效应:N>P>K。针对闽清县水田肥力状况, 中稻应适量施用石灰调节pH值, 增施氮、钾肥, 酌施磷肥和中微量元素, 并多施有机肥。
棚槽式静态发酵法生产有机肥技术研究初报
黄颖颖, 黄燕翔, 吴志锋, 阮美云
2014, 29(11): 1109-111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3
摘要:
为探索新型有机肥发酵技术棚槽式静态发酵法的技术优势, 研究传统槽式发酵法和棚槽式静态发酵法在有机物料发酵过程的堆料外观、温度、含水率、pH值、氮磷钾含量、有机碳含量和生产成本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槽式发酵法, 采用棚槽式静态发酵法在有机物料发酵过程中具有便于通气和温度的调控, 使发酵升温快, 高温发酵持续时间长, 能有效杀灭虫卵, 发酵过程中无虫蛹蚊蝇产生, 水分的去除速率快。所产生的堆肥氮、磷、钾养分含量显著提高, 生产成本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棚槽式静态发酵法能有效缩短发酵时间, 保肥除臭效果好, 腐殖化、无害化程度高;且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好氧发酵自身产生的热量自然干燥, 达到投资成本低, 运行费用省, 生产工艺简易, 适用于商品有机肥的生产运用和养殖场的粪便无害化处理。
植物保护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褪绿矮化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许泳清, 李华伟, 邱思鑫, 刘中华, 邱永祥, 罗文彬, 纪荣昌, 汤浩, 余华
2014, 29(11): 1114-111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4
摘要: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 外壳蛋白 (CP) 基因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 SPCSV) 热激蛋白 (Hsp70) 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 通过RT-PCR反应程序的优化, 建立了能同时检测SPFMV和SPCSV的双重PCR检测体系。该检测体系能够1次扩增出SPFMV和SPCSV的特异性片段, 片段大小为461bp和304bp, 测序结果表明, 2种病毒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达93%以上。
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孢子扩散动态与田间病情相关性
陈群航, 陈仁, 杜宜新, 俞晓利, 陈福如
2014, 29(11): 1118-112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5
摘要:
以捕捉孢子的方法观察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扩散的时间和空间动态, 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在温棚内扩散是随机的, 不同高度孢子捕捉量没有明显差异。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扩散主要集中在白天, 从8:00到20:00, 孢子捕捉量占全天总量的88.4%, 而8:00以前和20:00以后孢子捕捉量较小, 仅占全天总量的11.6%, 每日10:00后捕孢量开始迅速增加, 而16:00后明显下降以10:0016:00的捕孢量最多最稳定, 1d中最大捕孢量出现在12:0014:00时。分生孢子捕捉量与对应田间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R=0.8850, P<0.01) , 因此通过捕捉分生孢子, 并监测其扩散动态, 预测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期及防治适期具备可行性。
梨斑点病田间病情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黄新忠, 张长和, 曾少敏, 陈传聪, 林居宁, 陈小明, 胡宁三
2014, 29(11): 1122-112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6
摘要:
采取“四定”跟踪观察方法对梨树新病害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斑点小, 群体数量大, 叶面、叶脉、叶柄均可发生, 发病中后期全叶呈黄绿相间黄化脱落;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发生重, 反之则轻;品种依发病程度不同可明显分为轻、较轻、中等、重等类型, 其中‘蜜雪梨’、‘明福’、‘黄花’、‘清香’等品种发病轻, 发病程度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随坡段自下而上呈由重向轻的变化趋势, 且位于梨园边行的植株发病较轻;综合管理水平高、树势长势稳健的梨园发病程度相对较轻。
云霄农田黄毛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点
林来金
2014, 29(11): 1127-113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7
摘要:
2002-2011年云霄农田鼠情系统监测结果表明, 黄毛鼠是云霄县农田优势种, 占84.5%, 其种群消长动态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 月平均捕获率为5.4%9.2%, 年内出现2次高峰, 除个别年份外, 年度间种群消长动态较为平稳。调查数据显示, 黄毛鼠雌雄总性比为1.5∶1, 每年的112月份均能捕到怀孕鼠, 不存在12、1、2月为偶然繁殖期, 平均月怀孕率为45.9%, 繁殖指数为160.6%, 说明黄毛鼠在云霄乃至闽南农区具有较强繁殖能力, 成为影响农田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笔者根据黄毛鼠种群消长规律分析, 提出了可持续防控农田鼠害的策略, 为农田科学灭鼠提供参考。
福建省引种巨菌草Pennisetum sp.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彭露, 杨一帆, 侯有明, 鲁国东
2014, 29(11): 1132-113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8
摘要:
通过分析引进巨菌草的引进途径、生物学特征、潜在危害、引进地的环境经济现状和管理现状等, 并遵循重要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的风险评估原则, 建立了由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20个指标层构成的引种巨菌草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定量分析模型评估巨菌草在福建省的风险等级和水平。结果表明, 引种巨菌草在福建省无入侵风险, 可以引进或无须采取防范措施。本研究对菌草的安全引种、大规模种植与生产, 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及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科学
半干型杏鲍菇即食食品加工中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汤葆莎, 杨艺龙, 陈君琛, 李怡彬, 翁敏劼, 吴俐
2014, 29(11): 1138-114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19
摘要:
研究和探讨半干型杏鲍菇即食食品加工中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以HACCP原理对半干型即食杏鲍菇副产物的原料及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 确定原辅料验收、蒸煮、真空包装、热风干燥和脉冲强光系列灭菌工艺为关键控制点, 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即设立关键限值, 进行重点监控、记录、纠偏和验证, 使得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抽查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提高。试验证实HACCP体系的实施是有效的, 为工业化生产杏鲍菇副产物即食食品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即食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业经济
农村物流的利益错位与体系重构
丁中文, 陈世奎, 唐建阳, 刘波
2014, 29(11): 1143-114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20
摘要:
我国农村物流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农民游离于物流体系之外, 导致农民难以取得合理收益。在现行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下, 应建设能从制度设计上体现农民主人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新型农村物流体系。
综合农协对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作用
张文明, 刘飞翔
2014, 29(11): 1146-114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21
摘要:
综合农协模式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小农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面临着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保障不足、农技队伍不稳、推广职能弱化以及科技供需失衡等问题, 制约了农技推广效率的提高, 阐述综合农协如何通过流通、金融、科技等要素融合对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和推动机制。结果表明:综合农协通过多样化业务节约交易费用、多重合作打破部门利益分立格局、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提高小农经济抗市场风险能力、全方位服务激发农民合作意识, 形成“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从而依靠组织化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我国农业科技博览园的发展与建设模式探讨
林国华, 徐慎娴, 李希, 丁中文
2014, 29(11): 1150-115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22
摘要:
我国各地各类型农业科技博览园发展迅速。本文在总结我国农业科技博览园功能与作用、发展沿革与演变基础上, 分析其基本内容、发展模式与存在问题, 并提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研究简报
植物激素对果蔗组培苗分蘖的影响
李和平, 张树河, 潘世明, 林一心
2014, 29(11): 1155-115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1.023
摘要:
以未组织培养的果蔗种苗为对照, 对组培苗后代4种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分析, 以及通过外源激素处理研究果蔗分蘖机理和调控技术。结果显示:组培苗后代中IAA和CTK含量比对照高, 它们可能在分蘖过程中起作用, ABA和GA3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外源激素处理显示, 6-BA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果蔗的分蘖率, 而NAA对抑制果蔗分蘖有一定的效果。综合内源激素测定和外源激素喷施的结果, 推测影响果蔗组培苗分蘖的因素可能是组培过程中残留的6-BA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