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提高福建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技术途径

王峰 吴志丹 陈玉真 张文锦

王峰, 吴志丹, 陈玉真, 张文锦. 提高福建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技术途径[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10): 1139-114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2.10.022
引用本文: 王峰, 吴志丹, 陈玉真, 张文锦. 提高福建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技术途径[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10): 1139-114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2.10.022
WANG Feng, WU Zhi-dan, CHEN Yu-zhen, ZHANG Wen-jin. Means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of Tea Plantations in Fujian[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 27(10): 1139-114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2.10.022
Citation: WANG Feng, WU Zhi-dan, CHEN Yu-zhen, ZHANG Wen-jin. Means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of Tea Plantations in Fujian[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 27(10): 1139-114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2.10.022

提高福建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技术途径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2.10.022
基金项目: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1GB2C400009)

国家茶产业体系宁德站(CARS-23-9)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基金(2010QA-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峰(1985-),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茶树栽培与环境生态研究(E-mail:82458lin@163.com);张文锦(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茶树栽培与育种研究(E-mail:zwj6618855@163.com)

  • 中图分类号: S571.1

Means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of Tea Plantations in Fujian

  • 摘要: 总结福建省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和施肥效应得出:由于化肥特别是氮肥的大量施用,全省茶园已基本不存在缺氮现象,部分地区含量大大超过环境临界值;磷、钾的缺乏也有所减轻,但缺钾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茶园土壤Pb、Hg含量稍高于福建省土壤背景值,部分地区茶园有效锰、有效铜较欠缺;茶园施N量185.0~350kg.km-2,N∶P∶K比例以2∶1∶1为宜,配合施用适量有机肥效果最佳。针对福建省茶园土壤肥力条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施肥效应,从推行合理科学耕作技术、合理设置排灌工程和铺草覆盖、农用废弃有机物还茶、茶园绿肥种植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技术途径。
  • [1] 尤志明,杨如兴,吴志丹,等.福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6):19-23.
    [2] 徐飚.福建省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2010,(10):39-41.
    [3] 林心炯,周钦泽,何妙华.茶园土攘肥力的调查与鉴定[J].茶叶科学简报,1987,(3):6-11.
    [4] 郭专.茶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J].茶叶通讯,1984,(3):41,65.
    [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土肥室.武夷岩茶及其土壤调查总结报告[J].茶叶科学简报,1984,(1):2-6.
    [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土肥室.武夷岩茶及其土壤调查总结报告[J].茶叶科学简报,1984,(2):1-5.
    [7] 廖琼满.浅谈安溪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改善措施[J],福建茶叶,2004,(1):21-2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853-2004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
    [9] 郑丽燕.福建铁观音茶园氮钾供应能力及测土配方施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10] 杨如兴,张磊,王文建,等.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肥力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160-166.
    [11] 杨冬雪,钟珍梅,陈剑侠,等.福建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J].海峡科学,2010,6:129-131.
    [12] 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等.闽东地区茶园土壤养分肥力质量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4):379-384.
    [13] 蔡开地.闽东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调查结果[J].茶叶科学简报,1987,(2):10-15.
    [14] 林小鸣,杨晓文,杨冬雪,等.福建省茶园土壤硒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2):31-33.
    [15] 叶欣,郭雅玲,王果,等.福建省铁观音茶园土壤钼含量状况调查与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6):1372-1378.
    [16] 陈剑侠,姜能座,杨冬雪,等.福建省茶园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与评价[J].茶叶科学技术,2009,(3):26-29.
    [17] 陈磊,梁巧凤,杜葱远,等.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的砷及其向茶叶转移的规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9(1):37-41.
    [18] 陈磊,罗丹,梁巧凤,等.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铁及茶叶中的铁含量[J].福建农业学报,2009,24(2):153-156.
    [19] 罗丹,刘青付,郭雅玲,等.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的镍及其向茶叶的转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1):79-83.
    [20] 苏有健,廖万有,丁勇,等.不同氮营养水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6):1430-1436.
    [21] 夏建国,李静,巩发永,等.茶叶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J].茶叶科学,2005,25(3):165-171.
    [22] KAMAUA D M,SPIERTZB J H J,OENEMAC O,et al.Productivity and nitrogen use of tea plantations in relation toage and genotype[J].Field Crops Research,2008,108(1):60-70.
    [23] 施嘉番.茶树栽培生理学[M].农业出版社,1992:121-175.
    [24] CHOU M N.磷对茶树新梢氨基酸组成的影响[J].许宁译.Two and A bud,1998,(35):46-47.
    [25] RUAN J Y,WU X,YE Y.Effect of potassium,magnesiumand sulphur applied in different forms of fertilizers on freeamino acid content in leaves of tea(Camellia Sinensis L.)[J].Scifood Agric,1998,(76):189-196.
    [26] 张文锦,杨如兴,陈常颂,等.提高铁观音产量、品质的施肥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54-59.
    [27] 赵卫星.氮肥对茶树产量和品质及茶蚜生态适应性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28] 林心炯,郭专,周庆惠,等.施肥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J].茶叶科学,1991,11(2):109-116.
    [29] 阮建云,吴询.钾和镁对乌龙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茶叶科学,1997,17(1):9-13.
    [30] 阮建云,吴询.茶园土壤钾素容量、强度关系及施用钾、镁肥的影响[J].茶叶科学,1996,16(20):93-98.
    [31] 吴询.低丘红壤茶园氮磷钾平衡施肥的探讨[J].蚕桑茶叶通讯,1989,(4):l-9,13.
    [32] 张天福,戈佩贞,郑道辉,等.福建乌龙茶[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3-74.
    [33] 张文锦,林心炯.不同施肥对铁观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2001,(6):14-15.
    [34] 陈永兴.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报[J].茶叶科学技术,2007,(4):3-5.
    [35] 叶川,熊国根,黄庆海,等.低丘红壤泡桐-茶树复合种植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1,13(1):1-8.
    [36] 黄瑶.保护性耕作对红壤幼龄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37] 沈程文,肖润林,徐华勤,等.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区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141-144.
    [38] 徐华勤,肖润林,向佐湘,等.稻草覆盖、间作三叶草茶园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9,28(8):1537-1543.
    [39] 宋同清,肖润林,彭晚霞,等.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幼龄茶园土壤环境和生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60-64.
    [40] 张玉翠,郑亚琴.无公害茶园土壤铺草技术与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5):146-147.
    [41] 郭常忠,郭见早.北方茶园铺草免耕及施肥技术[J].中国茶叶,2005,(4):41.
    [42] 陈文祥,游文芝,陈明华,等.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4):22-24.
    [43] 吴祝平,林祥松.闽东沿海茶区建设生态茶园模式与技术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1999,(2):31-33.
    [44] 唐南琦.福建宜茶山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水土保持[J].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1988,4(1):29-31.
    [45] 王家伦,梁远发,田永辉,等.不同种植方式对坡地幼龄茶园水土流失及茶苗成活的影响[J].福建茶叶,2002(3):15-16.
    [46] 陈强,范海英.浅析闽东茶果园水土流失成因及其控制[J].福建水土保持,1997,(1):20-22.
    [47] 陈养.茶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其防治[J].林业建设,2007,(2):27-29.
    [48] 夏岑岭,史志刚,欧岩锋,等.坡耕地水土保持主要耕作措施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S):669-772.
    [49] 庄秀琴.安溪县茶园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及防治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3):69-71.
    [50] 陈小英,查轩,陈世发.山地茶园水土流失及生态调控措施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1):51-55.
    [51] 吴全,姚永宏,李中林.幼龄茶园复合种植技术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6):38-70.
    [52] 林斌,罗桂华,徐庆贤,等.茶园施用沼渣等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初报[J].福建农业学报,2010,25(1):90-95.
    [53] 彭萍,李品武,杨水平,等.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报,2006,19(6):1096-1099.
    [54] 吕承莉,吕昌置,陈应先.茶园施用沼肥的生态效益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S):84-86.
    [55] 池仰坤.茶园土壤定向培肥试验初报[J].茶叶科学技术2010,(1):16-17.
    [56] 陈慕松.闽东侵蚀劣地幼龄茶园套种绿肥的生态效应[J].茶叶科学技术,2003,(1):8-10.
    [57] 黄东风,林新坚,罗涛.茶园牧草套种技术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分析[J].中国茶叶,2002,24(6):16-18.
    [58] 向佐湘,肖润林,王久荣,等.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17(1):29-35.
    [59] 傅尚文,张优,舒爱民,等.新垦幼龄有机茶园绿肥问作技术[J].中国茶叶,2008,(8):21-23.
    [60] 王峰,吴志丹,江福英,等.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3):402-406.
    [61] 罗旭辉,钟珍梅,詹杰,等.几种牧草在福建侵蚀茶园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术[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4):45-4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9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7-13
  • 刊出日期:  2012-10-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