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意义】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助推精准脱贫、解决基层“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1-3]。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4]。融媒体是全媒体功能、传播手段乃至组织结构等核心要素的结合、汇聚和融合,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的新型运作模式[5],为农技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技术服务与新媒体传播渠道有效地结合,能够拓宽农户获取农技信息资源的渠道、有效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率和增加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对乡村全面振兴和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建立了具有需求多样化、资源管理规范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等特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保证了农业信息服务成效[6]。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关于新媒体和新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如12316 农业服务热线、星火科技12396、中国农技推广APP、慧农信APP、农医生APP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农业信息的实时和交互传播[7-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切入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仍存在服务成本较高、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员缺乏等突出问题。由于农业信息服务APP存在用户需自行下载安装、版本升级等使用技术门槛,造成在农村出现推广应用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视电话等大众媒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技推广方法。微信因具有强大的信息推送和传播功能,在农村地区已普及应用,成为继广播、电视之后的农民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渠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应用媒体融合技术整合各类农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面向服务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接口,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跨平台应用,并利用微信在农村的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与便捷的使用入口,设计开发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与融媒体技术的农技服务系统,实现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电视直播、Web管理为一体农业科技信息融媒体服务,以达到农业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及提高推广效率的目的,为解决科研人员、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的信息沟通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
针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传播与服务应用的业务需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APP等新媒体平台,配合互联网、电视等大众媒介,构建农技服务融媒体平台,将农业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成果通过多场景、多通道、多形式的服务聚合模式传递给农民。
平台服务模型的主要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农业专家将农业科技新成果通过技术示范、授课培训进行推广应用,并将相关技术要点制作成微视频,通过电视台直播(或录播)、视频点播扩大推广范围,让有兴趣的用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能及时的了解专家的最新技术成果;利用微信“点对点的大众传播模式、噪音干扰较少的传播过程、真实且实时接收的受众、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等社交媒体特点,提升农业技术成果传播力、影响力;依托社交媒体个性化服务特点,专家还可以通过工作室(微信小程序)与农户进行互动,在线解答农户的提问,以及将最新的信息以博文进行发布;除专家推广外,平台的信息员还可以搜集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加工整理成技术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布。
-
系统采用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技术框架,将所有数据及视频访问功能定义为网络服务。系统在福建省星火科技“12396”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以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视、计算机、手机为用户终端,Web API、微信公众平台、阿里云视频点播服务为数据共享网络服务接口,利用卫星电视网、广播电视网、宽带网、4G无线网络作为通信渠道,为用户提供农业信息媒体融合服务,系统架构见图2。用户终端为农民、专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系统的功能与服务入口,支持电视、计算机、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端接入。
微信客户端主要负责将农业问题、技术视频查询需求提交给服务器,并从服务器获取问题解答结果及相关农业科技视频;PC客户端主要功能是系统管理员对用户提交的问题的跟踪管理以及视频管理维护操作;微信客户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口完成农业科技推送、培训视频点播、专家咨询小程序等功能。阿里云视频点播(VOD)提供集音视频采集、编辑、上传、自动化转码处理、媒体资源管理、分发加速、视频播放于一体的一站式音视频点播SAAS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用户的视频“上传—转码—播放”整个链路。微信公众号将用户发送请求到微信服务器,微信服务器将信息转发给Web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微信服务器,再通过微信客户端返回给用户。
-
微信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第三方开发接口,政府、企业和个人均可根据自身功能需求来定制公众号,开发出基于微信平台的第三方应用。基于微信平台开发农业科技推广与融合服务系统具有信息快速高效传播、跨平台开发、免下载安装升级等方面的优势[11-13],可以弥补传统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不足,加快农业科技在农民中间的普及传播。农业科技推广与咨询融合服务系统又简称为“慧农信”,由Web管理端、慧农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组成。Web管理端分为用户管理、问答管理、视频管理等3个功能模块,慧农信小程序分为专家咨询和个人信息两个功能模块,微信公众号分为消息群发(由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消息查阅与互动、培训视频点播等3个功能模块(图3)。通过建立以培训视频点播为基础,农业专家为核心,集技术培训、推广、咨询为一体农业科技推广与咨询融合服务应用,实现农民提交问题和专家解答、农业科技信息推送及培训视频点播的一站式服务。
-
数据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本系统数据库中主要包括用户信息表、视频信息表、农业问题表、问题解答表、农业信息表、专家积分表等表单。在用户信息表中需要将用户个人微信号的唯一标识和该用户的账号进行绑定,实现用户点击微信菜单进入功能页面后,无须登录自动识别身份信息功能。其他各个数据库表设计为:视频信息表存放视频标题、播放地址(阿里云)、简介、图片、评价星级、点播数等字段;农业问题表存放提问内容、时间、点赞数、是否回答等字段;问题回答表存放问题ID、回答内容、回答时间、用户ID、用户名等字段;农业信息表存放技术标题、类型、内容、发布时间、图片、来源等字段;专家积分表存放回复问题的及时性类别、用户通过电话咨询的次数、推广用户数量、专家发微博的条数及专家登录系统的次数字段。
-
系统的Web管理端、微信公众号的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13,前端采用HTML、CSS、Javascript、jQuery等技术,后端以C#作为开发语言,REST API形式提供数据服务。慧农信小程序依托于微信开发工具构建的“用完即走”的轻型应用,前端采用Javascript、WXML标记语言、WXSS 等技术,数据服务端以Java作为开发语言,REST API的形式为小程序提供数据服务。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
“慧农信”微信公众号由消息查阅、视频点播、专家咨询(小程序)等栏目组成,通过整合农业科技的图文推送、培训视频的点播学习、技术问题的远程咨询等功能,实现农业科技推广与咨询融合服务。
-
群发消息是农业技术信息推送的主要方式。微信公众平台群发消息功能支持的内容有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群发对象为已关注“慧农信”公众号的所有用户,也可以根据用户标签、性别、地区有选择的发送,每月可群发4条信息,界面如图4所示。因此,根据福建省主要农业生产情况及农事季节安排,整理用户问答数据、专家授课技术要领,编辑成图文信息,每周推送1条,实现“一对多”农业科技高效传播,提高农户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14-15]。
用户通过关注“慧农信”微信公众号来接收、查看或回复来自微信公众平台群发消息。公众号支持用户对感兴趣的群发消息内容进行收藏、分享,以及向微信公众账号发送文本、语音、视频、地理位置、链接等消息,实现与公众号管理员的信息互动[16]。
-
微信公众号的点播服务由分类查询、专题推荐、咨询专家等3个功能模块组成。分类查询模块按福建省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分类,划分为蔬菜、水果、食用菌、粮食、经作、中药材、畜禽、水产、花卉苗木、林竹等10大类,再按作物品种进行细分,以方便用户查询;专题推荐模块选择既是视频主讲人又是咨询专家的视频资源,邀请具有行业知名度的专家来拍摄视频,并担任系统的服务专家,以解决从新品种、新技术从推广、培训到咨询的行业问题。专家咨询模块通过调用小程序,实现用户提问、专家解答等功能。各功能模块系统界面如图5所示。
-
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的“问专家”菜单或“视频播放”页面的“+咨询”按钮进入专家咨询小程序。启动小程序后,系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授权机制,获取用户的微信openid,并将其与用户的账号绑定,实现用户进入系统时,自动识别身份信息功能。小程序的首页为专家列表,普通用户通过选择列表中的某一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图文提问(图6),或对专家的回答进行评论、点赞、收藏等。专家用户通过进入“专家工作室”,选择“待解决问题”查看问题和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我的”模块提供有我的提问、我的收藏、个人信息、意见反馈等功能,可以方便用户查看与自由相关的信息。
-
专家问答按待解决问题、全部问题、微博进行分类管理(图7)。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待解决问题了解当前系统用户提问的问题解决情况,以方便提醒专家及时解答,全部问题包括待解决问题和已解决问题,管理员可删除不满合规范的用户问题与相关评论,以保障用户的提问、评论符合网络行为规范。
-
培训视频管理包括视频信息和视频文件的管理,Web管理端的视频管理模块包括对视频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功能,视频文件的上传、转码、播放、管理等功能通过开通阿里云视频点播系统实现。系统采用自建Web服务与阿里云视频点播服务相结合的系统结构,即视频内容管理、查询由自建的Web服务管理实现,视频资源存储、播放交给阿里云视频点播处理。Web管理端只需将上传的视频播放地址的复制、导出,并更新到“慧农信”视频信息的播放地址即可。为适应不同网络带宽、不同终端设备和不同的业务需求,阿里云视频点播系统提供由用户自由选择H.264/H.265转码或4 K转码进行视频文件转换,还提供了视频截图、自定义水印、视频加密等处理,以及视频的上传、检索、分类、编辑、删除等管理功能。
-
“慧农信”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11月16日开通运行,并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累计关注用户数达到13 530人(截至2019年6月16日),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用户数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南平、福州、三明、漳州、宁德,其中,南平用户数占比最高,达69.59%(如图8示),这与当地科技部门对“慧农信”推广力度有关。从用户获取农技资源手段看,会话和好友转发是农技信息资源推广的主要途径,分别占比48.71%和22.80%(图8),说明应用社交媒体可以提高技术资源推送的针对性,实现农业信息精准推送,与传统Web站点比较,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并增加用户访问的入口数量。
视频技术专题是农户需求较大的一种农业技术信息资源。目前累计发布农业视频769部,点击量超过1.17万次,种养对象涵盖水稻、茶叶、柑橘、板栗、葡萄、毛竹、生猪等100多个动植物品种,其中点击数排名前五的是柑橘、板栗、葡萄、百香果、油奈,均为水果类新品种、新技术视频,说明用户对水果类特色作物的技术需求大于粮食、蔬菜等其他作物,这可能也与特色水果的经济价值较高有关。
-
微信平台作为信息服务的新媒体,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媒体、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和重视,在扩大信息服务面、提高信息推广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7]。在融媒体环境下,本研究以微信平台为基础,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资源整合,构建一套集视频直播、视频点播、手机访问与Web应用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信息融媒体服务平台,并以“慧农信”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快速入口,一方面将新的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成果传授、传递给农民,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推送、专家视频培训、远程指导、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媒体融合服务;另一方面,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服务平台,拓宽了服务场景和服务深度。实现了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从服务模式上保证农业科研与培训推广的协调统一,为解决科研人员、推广员与农户的脱钩问题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科技特派员行动是新时期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助推精准脱贫、解决基层“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互联网+环境下,将“慧农信”融媒体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到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工作中,建立具有福建省地方特色的“互联网+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有效实用的信息化服务手段,实现了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服务现代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本研究设计开发的 “慧农信”微信公众号与APP软件比较[18-21],具有受众面广、传播性强优点,可以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多次转发,订阅者可以转发给非订阅者,并可转发到朋友圈或其他平台,有助于扩大技术媒体资源的受众,可以为提升科技特派员信息服务化的成效。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社交媒体功能的应用可以提高技术资源推送的针对性,实现农业信息的精准推送与广泛传播;系统设计界面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和稳定性较好,适合在我国农村基层推广应用。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和融媒体技术的农技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dia convergence technology
-
摘要:
目的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拓宽农户获取农技信息资源的渠道、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率,增加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运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多媒体化与传输渠道多元化等特点,设计一套,集资讯推送、视频培训、互动咨询为一体的农技服务系统,提供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融合服务方式。 方法 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流程优化设计、数据接口开发,搭建融媒体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分发平台,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科技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微视频点播、专家问答、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功能,并推广应用。 结果 应用公众号与小程序,在功能上能满足农业信息服务的交互式、多媒体化和移动化的要求;通过微信平台作为用户访问入口,减少了下载安装流程,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意愿;微信对话和好友转发等数据分发方式占信息资源访问量的71.51%,有效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传播利用效率。 结论 应用融媒体技术与微信平台开发的“慧农信”农技服务系统能满足农业技术服务对信息资源与应用功能上的需求,提升了农业技术传播效率、降低了使用难度与培训成本,是科技特派员为农业农村用户开展技术服务的高效工具,应用前景广泛。 Abstract:Objective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acces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cco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diversified transmission channels in the media environment, we design a se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s that integrate information push, video training and interactive consultation, at last provide multiple integration services way such as WeChat public number and small program. Methods through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data interface development, a media distribution platform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was established, and 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was developed to realize information service functions such as live micro-video, expert Q&A, and information query, and to popularize and apply them. Results service-oriented (SOA) data interface can provide platform fusion information resource access service; The application of official account and mini progra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active, multimedia and mobil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 Through the WeChat platform as the user access point, the download and installation process are reduced and the user's willingness to use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WeChat dialogue, friend forwarding and other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s account for 71.51%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visit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clusion The "Huinongx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develop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media technology and WeChat platform can meet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services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function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use and training costs, this system is also an efficient t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to carry out technical services for rural agricultural user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extensive. -
Key words:
- Convergence Media /
- Social Media /
-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 /
- Data Collaboration /
- Huinongxin
-
-
[1] 贺雪峰. 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类型、误区及对策 [J]. 社会科学, 2017(4):57−63. He Xue-feng. Research on Anti-Poverty in Rural China: Types,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untermeasures [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7(4): 57−63.(in Chinese) [2] 李建华, 丁中文, 郑百龙, 等.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长效机制建设对策研究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7):621−625. doi: 10.3969/j.issn.1000-6850.2007.07.137 Li Jianhua, Ding Zhongwen, Zheng Bailong, et al. Study on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System in Fujian [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 23(7): 621−625.(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6850.2007.07.137 [3] 郑红梅, 全伟, 高波, 等.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发展现状及建议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28):218−220, 22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8.28.065 ZHENG Hong-mei, QUAN Wei, GAO Bo, et al.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in Yunnan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 46(28): 218−220, 223.(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8.28.065 [4] 新华网. 《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18/c120837-25489622.html, 2019-09-16 [5] 温怀疆, 何光威, 史惠. 融媒体技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09 [6] 官波, 陈娉婷, 罗治情, 等.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 [J]. 世界农业, 2018(10):26−31. [7] 李珂. 福建星火科技" 12396”省级服务热线开通[N]. 福建日报, 2013-1-4 [8] 邱荣洲, 池美香, 陈宏, 等. 福建星火科技12396手机应用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3):314−318. QIU Rong-zhou, CHI Mei-xiang, CHEN Hong, et al. Spark Technology Project 12396: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System Fujian [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 31(3): 314−318.(in Chinese) [9] 郭建烽. 移动互联网在农业科技推广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 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7 Guo Jian-feng.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agriculture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D]. Nancha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7. (in Chinese) [10] 薛洲, 曹光乔. 农户采纳信息服务意愿分析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2):60−70. XUE Zhou, CAO Guang-qiao. Adop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2): 60−70.(in Chinese) [11] 刘桂扬. 融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创新 [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24):33−35. doi: 10.3969/j.issn.1006-5628.2018.24.018 [12] 孙海滨, 刘明明.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销售订单管理系统 [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 34(5):110−114. doi: 10.3969/j.issn.1000-386x.2017.05.019 Sun Hai-bin, Liu Ming-ming. Sales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chat Public Platform [J].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2017, 34(5): 110−114.(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386x.2017.05.019 [13] 刘绍记, 何永贤, 谢刚生, 等. 微信公众平台在广东农业专业镇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J]. 天津农业科学, 2016, 22(5):107−111. LIU Shaoji, HE Yongxian, XIE Gangsheng, et al.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pplication in the Service Platform of Guangdong Professional Town [J].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 22(5): 107−111.(in Chinese) [14] 翁伯琦, 郑回勇, 雷锦桂, 等.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成效 [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1):119−124, 201.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11.01.023 WENG Bo-qi, ZHENG Hui-yong, LEI Jin-gui,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for remote practical technology training in rural Fujian [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1, 26(1): 119−124, 201.(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11.01.023 [15] 岑美婷, 李阳, 刘勇, 等. 微信公众平台在三亚市农业科技110中的推广应用 [J]. 热带农业工程, 2015, 39(1):33−37. CEN Meiting, LI Yang, LIU Yong, et al.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pplication in Popularizing Sany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0 System [J].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5, 39(1): 33−37.(in Chinese) [16] 腾讯公司. 公众平台群发规则[CP/DK]. [2019-01-22]. http://kf.qq.com/faq/120911VrYVrA131025QniAfu.html [17] 方倍工作室.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最佳实践[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9 FangBei Studio. WeChat Public Platform Development Best Practice[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14.9. (in Chinese) [18] 黄冲, 刘万才, 姜玉英, 等. 微信公众号发布病虫情报的创新与实践 [J]. 中国植保导刊, 2017(10):30−34. doi: 10.3969/j.issn.1672-6820.2017.10.005 Huang Chong, Liu Wancai, Jiang Yuying, et 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y WeChat public account [J].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7(10): 30−34.(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672-6820.2017.10.005 [19] 邱荣洲, 池美香, 林九生, 等. 基于Android平台南平农业科技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17(6):57−63. QIU Rong-zhou, CHI Mei-xiang, Zheng Cheng-yo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rvice system for Nanp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 on Android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17(6): 57−63.(in Chinese) [20] 刘学馨, 王慧, 范蓓蕾, 等. 基于智能手机的果品营养查询与推荐系统开发 [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37(9):213−217. Liu Xuexin, Wang Hui, Fan Beilei, et al. Development of query and recommendation system for fruits nutrition based on smartphone [J].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2016, 37(9): 213−217.(in Chinese) [21] 李永花. 青海气象服务移动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7):206−208.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6.07.069 LI Yong-hua.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bile Application System in Qinghai Province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 44(7): 206−208.(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6.07.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