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31卷  第5期

动物科学
蛋鸭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的调查及致病性测定与分析
傅光华, 傅秋玲, 黄瑜, 程龙飞, 陈红梅, 万春和, 施少华, 陈珍, 陈翠腾, 林建生
2016, 31(5): 445-44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1
摘要:
为了调查蛋鸭禽1型副黏病毒的感染状况,以RT-PCR技术对2011年以来采自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和江苏六省(区)的495份蛋鸭样品进行了禽1型副黏病毒的检测,并测定了部分禽1型副黏病毒分离株对不同日龄麻鸭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六省(区)份蛋鸭的禽1型副黏病毒的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为3.4%~10.7%,揭示了禽1型副黏病毒在我国蛋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感染可致死低日龄麻鸭,其中基因VII型鸭源分离株对麻鸭的致死率高于基因IX型,且随着麻鸭日龄的增长其致死率降低,即呈现日龄易感性差异,开产麻鸭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则表现为产蛋率显著下降。
鳗鲡肠道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宋永康, 黄薇, 吕新, 任丽花
2016, 31(5): 449-45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2
摘要:
采用酪蛋白平板透明圈法,结合以鱼粉为底物的蛋白酶活力测定法,从欧洲鳗鲡肠道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产蛋白酶的菌株MJ15。通过形态学观察、Biolog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对菌株MJ15所产蛋白酶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和5.0,酶的热稳定性以及碱稳定性较差;K+、Na+、Cu2+、Fe2+对蛋白酶有激活作用,但Zn2+、Pepstatin 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该酶的Km值和Vmax值分别为8.77 mgmL-1和53.48 gmin-1mL-1。
园艺科学
插穗类型和留叶量对莲雾扦插生根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张雪芹, 谢志南, 赖瑞云, 钟赞华, 林建忠
2016, 31(5): 455-45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3
摘要:
在种苗智能化快繁系统调控下,比较3种枝梢类型插穗及其不同留叶量处理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性状、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枝梢类型中,绿色枝成活率最高,褐色枝成活率最低;在生根量、根条数、根长、根粗等生根性状上,绿色枝与绿褐枝插穗之间差异较小,与褐色枝之间差异较大;留叶量对插穗生根及成活率存在明显影响,无叶处理的插穗成活率为零,留2/4、3/4片叶处理的插穗成活率、根系性状均优于留全叶片处理;绿色枝插穗、绿褐枝插穗的不同留叶量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Y值差异不显著,而褐色枝插穗以留2/4片叶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Y值最大。研究表明,莲雾扦插以绿色枝插穗、绿褐枝插穗为佳,插穗留叶量以留2/4片叶或留3/4片叶为宜。
不同春化时间对菜用豌豆幼苗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于龙龙, 袁星星, 邵奇, 陈新, 崔晓艳, 王学军
2016, 31(5): 460-46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4
摘要:
探究春化时间对豌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人工春化豌豆选择最佳处理时间提供理论基础。选取4种基因型豌豆品种,在豌豆长出幼芽后在4℃低温下采用0、6、12、18 d的春化时间处理,采用盆栽的方式,取种植10 d的豌豆叶片测定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春化时间的增加,豌豆叶片中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呈现先逐步上升,在春化时间12 d时达到最大,随着春化时间的继续增加,保护酶的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先缓慢升高,在春化12 d后迅速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在春化12 d后变化趋势不同。在P0.05的水平上,试验结果呈现不同的显著性差异。
杨梅endo-P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焦云, 舒巧云, 刘珠琴
2016, 31(5): 465-47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5
摘要:
Endo-PG基因在果实肉质变化以及后熟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45份杨梅试材中endo-PG基因的部分DNA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测序总长度为1866 bp,共发现178个SNP,其中,单现突变位点为60个,简约信息位点为118个,核苷酸多态性值(Pi)为0.27。通过单倍型分析发现在45份杨梅试材中的endo-PG基因存在12种单倍型。基于邻接法NJ构建endo-PG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45份杨梅试材被划分为4个组,聚类结果与果实硬度存在一定联系;此外,荸荠等品种存在2种等位基因,且两者差异较大,被划分于不同分组;而东魁等品种纯合度相对较高。
大花君子兰花期的划分及其与花粉发育的关系
高巍
2016, 31(5): 471-47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6
摘要:
以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为试验材料,研究君子兰花期的划分及花蕾与花粉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君子兰花期划分为现蕾期、含蕾期、始开期、盛开期、凋谢期5个时期。含蕾期到始开期早期的花蕾中花粉处于单核至单核晚期,在这个时期花被片尖端可见少量桃红色,花被包裹的紧实度逐渐变得松散,但花冠还未张开。含蕾期到始开期早期是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取样时间。
培养基渗透压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苏江
2016, 31(5): 475-47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7
摘要:
以无菌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甘露醇以调节其渗透压,研究不同甘露醇浓度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的甘露醇可促进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增加多糖含量,添加高浓度的甘露醇能明显抑制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降低多糖含量。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当甘露醇质量浓度为0~20 gL-1时,原球茎活力、生长量、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甘露醇质量浓度超过20 gL-1,原球茎活力、生长量、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呈下降趋势。培养后35 d,各处理的原球茎干重、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均达最大值,且甘露醇质量浓度为20 gL-1的处理其干重、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均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分别为17.30 gL-1、361.52 mgg-1和6255.38 mgL-1。
植物保护
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姚丽, 高宝嘉
2016, 31(5): 480-48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8
摘要:
运用群落的组成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3个方面,系统阐述分析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组成结构上,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组成类群均是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蜘蛛目、膜翅目;营养结构中,与CK相比高抗Pb29节肢动物群落中顶位物种中寄生性天敌数量下降其他则无显著变化,中位物种比例上升,基位物种个体数量下降,主要为食叶害虫中目标害虫的减少,功能团组成类似;时间结构中,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变化相似;功能团和各个营养层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均表现出了相近的变化规律。
紫外线辐射对不同虫龄茶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辉, 李慧玲, 王定锋, 李良德, 王庆森, 曾明森, 吴光远
2016, 31(5): 487-49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09
摘要:
采用紫外线(UV-B)辐射2龄和5龄茶尺蠖幼虫,测定5个辐射时间处理下(0、30、60、90、120、150 min)茶尺蠖幼虫的发育历期、化蛹率、蛹畸形率和羽化率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紫外线辐射时间增加,2龄尺蠖幼虫发育历期期显著延长,死亡率和畸蛹显著升高,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显著降低,但对5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在同一辐射时间下,2龄与5龄幼虫死亡率与化蛹率有显著差异性,而畸蛹率差异性不显著,但总体上2龄幼虫羽化率低于5龄幼虫。其中150 mim处理组的羽化率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
资源与环境科学
不同肥料处理对尾巨桉土壤和叶片化学计量的影响
李桃祯, 谭长强, 陶世红, 陈鑫, 王凌晖, 李茹
2016, 31(5): 491-49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0
摘要:
以盆栽尾巨桉DH32-29苗木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包衣肥、硫酸肥、蒸气肥及活性肥)对其土壤和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和叶片的C、N、P含量;添加活性肥的3种肥料处理其土壤C和叶片C、N、P含量均分别大于其未添加活性肥的处理,而添加活性肥的土壤N、P含量均小于未添加的;施肥处理的土壤C:N、C:P均显著低于对照;施肥处理的叶片C:N极显著低于对照,N:P极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之间的叶片C:N和N:P比值相对稳定,且施肥处理的叶片N:P比值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该试验盆栽土壤中C含量与土壤P含量有较弱的负相关性,而与土壤N及其C、N、P化学计量比、叶片C、N、P及其化学计量比均无相关性,土壤N与土壤C:N相关性显著,土壤N、P、C:N、C:P、N:P、叶片C、N、P及其化学计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广西桂林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研究
彭扬建, 甘磊, 马蕊, 张静举, 陶焕壮, 张中彬
2016, 31(5): 497-50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1
摘要:
以桂林市农业科学院的大豆地、梨树地、甘蔗地为例,分析3个试验区土壤表层0~6 cm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土壤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关键因子,耕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梨树地土壤含水量是三者之中最高,甘蔗地土壤含水量次之,大豆地土壤含水量最小; 3个试验区在3种不同土壤水分状态下的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属于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受降雨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制约,在不同条件下他们各自占有的权重不同;尽管不同的植被覆盖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干扰会影响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但是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区域相对稳定,表明土壤本身具有恢复其空间分布稳定性能力。
三组耐低温厌氧菌群的种群结构分析
陈宏, 聂毅磊, 罗立津, 贾纬, 陈星伟
2016, 31(5): 503-50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2
摘要:
为解决低温环境下厌氧沼气发酵效率低的问题,构建选育耐低温厌氧发酵产沼气菌群。采集农家的干牛粪,经低温继代富集培养,获得1组耐低温厌氧发酵产沼气菌群5#,并将其用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的厌氧污水驯化,获得可在15℃产沼气的菌群Y5S,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菌群5#、Y5S以及厌氧污水中原始菌群YJ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3个菌群均含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覆盖100%样品的微生物组核心种群Core microbiome有85个,属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梭菌纲clostridia。在属分类水平上3菌群共有的原核微生物为: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梭菌属Clostridium、脱硫叶菌属Desulfobulbus、脱硫微菌Desulfomicrobium、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Parabacteroid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Sedimentibacter、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硫磺单胞菌属Sulfurospirillum、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明串珠菌属Trichococcus和Devosia等。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在菌群Y5S中丰度占比较高,可能对沼气产生有较大作用。
食品科学
蛋白核小球藻多糖的酶解辅助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陈艺煊, 刘晓艳, 吴林秀, 罗虹建, 刘斌
2016, 31(5): 508-51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3
摘要:
利用纤维素酶对蛋白核小球藻多糖进行辅助提取,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酶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提取蛋白核小球藻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93℃、料液比为1:30和酶浓度为2%,在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6.13%,实际为(5.870.24)%。同时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多糖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
基于游离氨基酸组分的白茶滋味品质研究
张丹丹, 叶小辉, 赵峰, 王丹红, 危赛明, 郑德勇, 叶乃兴
2016, 31(5): 515-5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4
摘要:
为研究游离氨基酸组分对白茶滋味品质的影响及通过氨基酸组分实现白茶品类的判别,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白茶主产区46个白茶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白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6.19~51.00 mgg-1,平均含量为39.36 mgg-1,不同品类白茶氨基酸总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贡眉(45.788.39)mgg-1、白毫银针(38.156.12)mgg-1和白牡丹(34.019.16)mgg-1。②白茶的茶氨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2.90%,是构成白茶鲜爽味的主要组分;脯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是白毫银针甜味的贡献物质之一;亮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对其苦味具有一定的影响;脯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是贡眉甜味的贡献物质之一;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对其苦味具有一定的贡献;谷氨酸可能是白毫银针与贡眉鲜酸味物质的主要贡献氨基酸。③在基于游离氨基酸组分白茶不同品类分析中,对品类判别的回判正确率均达到100%,采用该模型对27个市售样品分别进行预测,3种白茶的品类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88.89%、88.89%。白茶中的氨基酸构成依据品类的不同存在各自的典型特征;依据茶汤中4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结合PCA和LDA分析法能够实现对白茶品类的高准确率判别。
胭脂李多酚纯化工艺及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李怡彬, 赖谱富, 陈君琛, 吴俐, 汤葆莎, 翁敏劼
2016, 31(5): 521-52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5
摘要:
比较4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胭脂李果实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最佳纯化树脂;优化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参数,分析纯化前后多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纯化大孔树脂为HP-20,其静态吸附6 h达到饱和,静态解吸2 h后基本达到平衡;动态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0 mgmL-1,上样速度2.0 mLmin-1,80%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2.0 mLmin-1;纯化后胭脂李多酚纯度由25.47%提高至74.89%,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IC50从179.21 gmL-1降到72.35 gmL-1,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提高了2.47倍。
地毯草黄单胞菌产黄原胶与魔芋胶复配胶的流变性
郑梅霞, 朱育菁, 刘波, 黄素芳, 陈峥, 葛慈斌, 张连宝
2016, 31(5): 527-53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6
摘要:
改善地毯草黄单胞菌FJAT-10151产的黄原胶的力学性能,研究黄原胶/魔芋胶复配胶的流变性,为该复配胶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通过分析复配比、质量浓度、pH值、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氯化钾浓度等对黄原胶/魔芋胶复配胶黏度的影响研究其流变性。结果表明:黄原胶/魔芋胶复配胶为非牛顿流体,最佳复配比为4:6;复配胶的黏度随pH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pH 8.0时黏度最大;复配胶的黏度随加热温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60℃达到最大值;复配胶的黏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氯化钾浓度和冻融处理对复配胶的黏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0.5%复配胶在60℃加热30 min条件下黏度为454.337 Pas,其稠度系数为9117。
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作用
尹爽, 王修俊, 马桂英, 田多, 刘佳慧, 王纪辉, 杨志波
2016, 31(5): 532-53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7
摘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解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本研究探讨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作用。采用国家标准中相关测定方法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3菌株与白腐真菌复合得到的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其最佳降解玉米秸秆的条件为:S-3菌株与白腐菌复合配方为8:8,料水比为1:2.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7 d。在此条件下,秸秆纤维素的降解率为:35.60%,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7.41%。
综述
昆虫嗅觉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瑜, 张胜男, 张媛媛, 刘志韬, 孙朝辉, 温秀军
2016, 31(5): 538-54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8
摘要:
嗅觉机制对于昆虫选择栖息地、获得食物、趋利避害、传递讯息、群集以及繁殖等许多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研究昆虫嗅觉系统,可以阐释嗅觉发生过程中的普遍机理,还有助于理解昆虫嗅觉活动与其整个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为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的嗅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对昆虫嗅觉机理的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害虫治理方法,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昆虫行为学和昆虫电生理学的深入研究,科技人员发现了许多相关的嗅觉活性分子和嗅觉相关基因,从分子层面对昆虫嗅觉机制进行解释。本文综述了气味信号通过嗅感器转变为电信号,并由昆虫触角叶编码整合,最终传递到前脑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组件及昆虫体内生理生化等方面有关进展。
水稻稻瘟病抗性变化及抗性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刘海涛, 徐倩, 何炜, 魏林艳, 张建福, 谢华安
2016, 31(5): 545-55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5.019
摘要:
种植抗性品种是预防水稻稻瘟病最有效、最经济和环保的方式之一。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抗病品种在数年内抗性减弱,甚至丢失,这可能与寄主体内的抗性基因丧失或相对应的无毒基因发生变异有关。本文综述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稻瘟病菌发生变异的原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发现与克隆以及稻瘟病的相关防治策略,以期为稻瘟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