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34卷  第1期

作物科学
微量元素对大花金挖耳悬浮细胞生长与黄酮含量的影响及其化感作用
李玉平, 李惟雄
2019, 34(1): 1-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1
摘要:
  目的  筛选微量元素对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胞内活性物质的浓度条件,为大花金挖耳大规模细胞培养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以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研究Zn2+、Mn2+、Co2+、Cu2+、Fe2+、I-、BO33-、MoO42-等8种微量元素对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累积的影响;并采用微量活性测定法测定细胞培养物的化感潜力。继代培养基为NT+1.0 mg·L-1 NAA+0.2 mg·L-1 BA。  结果  随培养基中Zn2+、Co2+、MoO42-、Cu2+、BO33-等各处理微量元素浓度增加,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生长量和黄酮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MoO42-、Zn2+浓度为3.0 μmol·L-1、0.06 mmol·L-1时,黄酮含量分别高达1.53%、1.46%,是对照的1.25、1.20倍;Cu2+、BO33-、Co2+浓度分别为0.4 μmol·L-1、0.4 mmol·L-1、0.2 μmol·L-1时,黄酮含量均高达1.35%,是对照的1.11倍;Mn2+浓度0.1~0.8 mmol·L-1时,黄酮含量逐渐降低,从1.22%下降到0.43%;I-浓度在5~20 μmol·L-1范围内时,黄酮含量变化不大;0.1 mmol·L-1 Fe2+浓度最适于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试验中,添加Zn2+、Mn2+、Co2+、Cu2+、Fe2+、I-、BO33-、MoO42-等8种微量元素可分别使细胞总黄酮产量达到382.00、291.28、327.34、337.82、288.89、293.90、333.76、379.00 mg·L-1,微量元素提高细胞总黄酮产量大小顺序依次是:Zn2+ > MoO42- > Cu2+ > BO33- > Co2+ > I- > Mn2+ > Fe2+。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的粗提物对供试的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鬼针草Bidens pilosa、黄瓜Cucumis sativus和黄豆Glycine max等4种植物幼苗根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毒力依次为19.86、14.69、19.03、59.07 mg·L-1  结论  在培养基中适量添加微量元素有利于大花金挖耳细胞的生长和黄酮的生物合成,但过高浓度的微量元素会导致黄酮生物合成能力下降;大花金挖耳悬浮细胞的胞内代谢产物对4种受体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
福建气候条件下菜用大豆杂交方法研究
张玉梅, 徐日荣, 陈湘瑜, 陈昊, 滕振勇, 陆佩兰, 林国强, 胡润芳
2019, 34(1): 9-1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2
摘要:
  目的  为探索提高福建气候条件下杂交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加快我省菜用大豆育种效率,为菜用大豆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在福建秋季非雨天配制杂交组合试验,选择不同时间的花蕾、萼片保留方法、不同授粉时间段等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组合,研究对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和成功率的影响。  结果  选择始花期的前3 d花蕾去雄授粉,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分别比第5 d提高了11.34%、12.00%、8.67%,同时真杂种率在90%以上;保留萼片有效地保护了雌蕊柱头及幼荚,使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提高了5.34%,真杂种率达97.92%;去雄后次日授粉有利于提高杂交的成活率,比上午去雄即授粉提高了21.34%。  结论  福建气候条件下提高菜用大豆杂交成功率的综合技术方法是:秋季高畦双行播种,父母本相邻播种并连续播种7 d,其中父本提前5 d开始播种;非雨天配制杂交组合;选择始花期的前3 d的花蕾,去除2个萼片保留3个萼片,去除全部花瓣和雄蕊,下午进行花蕾处理,次日上午6:00~8:00授粉;整个生长期精细管理。
9个新育甜玉米自交系遗传聚类和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扬, 廖长见, 林建新, 卢和顶, 陈山虎
2019, 34(1): 16-2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3
摘要:
  目的  利用遗传聚类和配合力分析来了解新育成9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背景和配合力,为组配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TS01-1、BS02-1、GS132、AS67、SS1等5个白粒自交系为母本,闽甜系688、闽甜系G73、闽甜系197、X90-34等4个高配合力黄粒自交系为父本,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0个杂交组合,并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带苞叶穗重和去苞叶穗重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  结果  从去苞叶穗重的一般配合力值得出,供试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大小顺序,白粒自交系为AS67 > GS132 > TS01-1 > BS02-1 > SS1,黄粒自交系为闽甜系688 > X90-34 >闽甜系G73 >闽甜系197。从特殊配合力值得出,杂交组合AS67×闽甜系688的特殊配合力值最大,实际测产产量也最高。从分子水平对9个亲本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将9个亲本分成黄粒和白粒两个群。  结论  黄、白粒自交系间杂交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聚类分析结果与试验设计的父母本划分一致。
甜加糯玉米新品种甜糯133的选育
林建新, 张扬, 廖长见, 陈山虎, 卢和顶
2019, 34(1): 22-2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4
摘要:
  目的  为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满足消费者对糯玉米新品种的需求,通过自交系的创制,选育品质更佳的甜加糯品种供推广种植。  方法  2012年冬,采用自育自交系×外引自交系的杂交模式,组配多个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2013年鉴定筛选出若干组合于2014-2015年参加联合多点品比试验,在品比试验中,改01-1b×中zip233表现最佳,于2015年定名为甜糯133。  结果  2016-2017年,甜糯133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5 793.6 kg·hm-2,比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增产22.79%。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玉20180007)。  结论  该品种属中大穗型甜加糯鲜食玉米单交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性较高、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园艺科学
不同光照条件对龙眼胚性悬浮细胞培养及柯里拉京合成的影响
廖斌, 李汉生, 徐小萍, 董浩, 吴宇函, 梁梓豪, 李珊珊, 屈蒙蒙, 林玉玲, 赖钟雄
2019, 34(1): 27-3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5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龙眼胚性悬浮细胞培养及柯里拉京代谢合成的影响,以期为龙眼胚性悬浮细胞大规模培养、工业化生产柯里拉京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  基于龙眼胚性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采用5 L新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龙眼胚性悬浮细胞,探讨黑暗和光照处理对龙眼胚性悬浮细胞生长、柯里拉京含量、蔗糖消耗以及培养体系中pH和DO(溶氧)的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  龙眼胚性悬浮细胞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其生长动态大致均呈“S”形曲线,最大增重分别为4.74 g·L-1和3.71 g·L-1;黑暗培养到第7 d龙眼胚性悬浮细胞体内柯里拉京含量达到最大值8.72 mg·g-1,是光照条件下的2.8倍,但在细胞培养液中柯里拉京含量明显低于光照条件(P < 0.05)。光照加快了龙眼胚性悬浮细胞对蔗糖的消耗速度,但对培养体系中的pH和DO无明显影响。  结论  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过程中,黑暗条件利于龙眼胚性悬浮细胞生长及细胞内柯里拉京含量的积累,蔗糖消耗、pH和DO是龙眼胚性悬浮细胞生长及柯里拉京合成的重要调控因子。
基于无患子科ITS序列探讨龙荔的系统发育
姜帆, 陈秀萍, 郑少泉
2019, 34(1): 35-3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6
摘要:
  目的  利用无患子科间隔转录区序列(ITS)探讨了龙荔的系统发育地位。  方法  通过无患子科27个属62个种ITS序列信息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龙荔和龙眼、荔枝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结果  基于ITS序列信息可以清楚区分无患子科内不同的种属,其属间ITS序列相似度为(91.0±4.4)%、种间为(96.3±2.8)%。龙荔与龙眼、荔枝之间的ITS序列同源性均为92%,低于龙眼与荔枝间的同源性(93%),但高于和红毛丹的同源性(91%),其ITS序列中有4.5%的碱基位点与龙眼和荔枝均不同,主要表现为T和C互换、A和G互换,共占序列差异位点的56.5%。以韶子属红毛丹为外类群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龙荔、荔枝、龙眼之间的进化发育明显,龙荔最早自成分支,其次是荔枝,最后是龙眼。  结论  ITS序列信息分析结果支持龙荔作为独立属的分类可能。
高产优质文心兰新品种金辉的选育
罗远华, 林兵, 叶秀仙, 钟淮钦, 樊荣辉, 吴建设, 林榕燕, 方能炎, 黄敏玲
2019, 34(1): 40-4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7
摘要:
  目的  选育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文心兰切花新品种,为优化福建文心兰品种结构提供候选品种。  方法  以主栽品种南西组培移栽苗为材料,利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于花期经田间优株初选、组培扩繁及株系比较试验后,再次优株复选、分子鉴定、组培扩繁和多点试验,选育文心兰切花新品种。  结果  选育出文心兰新品种金辉,该品种在福建种植时主花期为11月至翌年1月,次主花期为5~6月;盛花期时平均假鳞茎长、假鳞茎宽、花序梗长、花序长分别为10.96、4.11、40.14、78.14 cm,分枝数11.15个,分别比对照南西显著提高了21.64%、18.10%、18.58%、29.18%和22.66%;切花产量每667 m2达3.07万支,比对照南西显著提高了17.18%;新芽生长位置明显低于对照南西,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适宜福建冬季无霜冻及具相似气候条件的地区推广种植。  结论  利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从南西组培移栽苗中筛选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文心兰切花新品种金辉,研究证实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切花文心兰新品种的选育是可行的。
红蓝光源茶园夜间补光对春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加真, 张昕昱, 金星, 黄家春, 陈莹莹
2019, 34(1): 46-5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8
摘要:
  目的  探索红蓝LED光源补光对贵州茶区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春茶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夜间不补光(CK)、LED1(红蓝光质比0.81)补光、LED2(红蓝光质比1.65)补光和LED3(红蓝光质比2.10)补光等4种处理,于茶树新梢开始生长时进行不同光源补光处理(21d),研究不同光源补光对春季茶树芽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  不同补光处理均能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及提高茶叶品质,不同红蓝光质比表现不同,其中以蓝光占比最大的LED1处理(红蓝光质比0.81)的补光效果最好,与不补光(对照)相比,可显著增加单芽和一芽二叶的芽头数量(47.4%和74.89%)、重量(12.36%和41.56%);显著增加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总叶绿素(25.61%和12.61%)、多酚(23.42%和23.29%)和游离氨基酸含量(32.23%和29.38%),降低酚氨比(-8%和-11.1%)。  结论  早春低温弱光环境下的茶园应用红蓝光质比为0.81的LED灯进行补光,可延长茶树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效率,实现高产优质。
不同光照条件及混播比例对冷季型草坪草混播质量的影响
赵春莉, 刘翰升, 周博涛, 赵子剑, 潘珠峰
2019, 34(1): 53-6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09
摘要:
  目的  研究全光照及遮阴条件下,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优美、肯塔基)、紫羊茅(梦神)和多年生黑麦草(轰炸机)与狗牙根混播的草坪质量,比较不同光照条件及混播比例的成坪效果差异,提出适合长春地区夏季混播的草种及组合。  方法  通过草坪草外观评价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及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成坪效果差异。  结果  在遮阴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轰炸机:草地早熟禾优美=1:2效果最好,质量评价分数为0.731;在全光照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轰炸机:草地早熟禾肯塔基:普通狗牙根=3:4:3效果最好,质量评价分数为0.396,多年生黑麦草轰炸机与草地早熟禾优美、紫羊茅梦神混播不成坪。  结论  在遮阴条件下,两种草坪草混播组合优于含有保护种狗牙根的3个草坪草品种混播组合;在全光照条件下,含有保护种狗牙根的3个草坪草品种混播组合整体草坪质量优于两种草坪草混播组合。
红双喜月季高效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刘子平, 赵春莉, 李金英, 姚思扬, 刘翰升, 潘珠峰
2019, 34(1): 61-6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0
摘要:
  目的  筛选出红双喜月季各阶段最佳培养条件,并建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指导。  方法  以红双喜月季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等试验方法,开展红双喜月季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的研究。  结果  茎段最佳灭菌处理为75% C2H5OH 30 s+0.1% HgCl2 6 min;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3.00 mg·L-1 6-BA+0.30 mg·L-1 NAA,诱导率高达95.56%;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0 mg·L-1 6-BA+0.10 mg·L-1 IBA,增殖系数高达6.6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0.05 mg·L-1IBA+2.50 g/L活性炭,生根率高达95.56%;最适移栽基质为V细沙:V蛭石:V珍珠岩:V椰糠=1:2:3:1,移栽成活率高达98.33%。  结论  通过茎段直接诱导丛生芽,可以建立红双喜月季高效快繁技术体系。
植物保护
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02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姚锦爱, 张鸿, 黄鹏, 陈峰, 余德亿
2019, 34(1): 70-7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1
摘要:
  目的  开展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02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研究,直观观察尖孢镰刀菌在建兰植株上的侵染为害,明确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为开展建兰茎腐病原菌的相关研究提供良好技术手段。  方法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02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化,并检测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  结果  GFP基因可被成功导入到尖孢镰刀菌F-02中并获得表达,转化子在蓝色光源激发下,菌丝和分生孢子均能稳定散发绿色荧光;转化子10次继代培养后菌落生长良好,菌丝和分生孢子仍可稳定散发出绿色荧光,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也未发生改变,  结论  GFP基因可在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02中稳定存在,并对其致病力没有影响。
芋疫霉菌的巢式PCR检测
兰成忠, 卢学松, 姚锦爱, 丁雪玲, 蒋军喜
2019, 34(1): 76-8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2
摘要:
  目的  建立芋疫霉菌快速、准确的PCR检测技术,为芋疫病流行规律监测和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芋疫霉菌与其他疫霉菌种类Ypt1基因序列差异,设计了1对芋疫霉菌PCR检测特异引物PCOF/PCOR,并对该引物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应用性进行了验证。  结果  在优化的反应体系与扩增条件下,PCOF/PCOR引物能特异性地从芋疫霉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条172 bp的条带,而其他供试病原菌均无扩增条带。在25 μL PCR反应体系中,PCOF/PCOR引物对芋疫霉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pg,而以疫霉菌Ypt1基因通用引物ph1F/Yph2R为第一轮引物,PCOF/PCOR为第二轮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能检测到10 fg芋疫霉菌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 000倍。采用巢式PCR,可从芋疫病发病的叶片和未显症叶片组织中检测到芋疫霉菌,检出率分别为100%和57.5%。  结论  所建立的巢式PCR可应用于芋疫霉菌的快速、特异和高灵敏度检测。
资源与环境科学
淡水驯化条件下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蓝亦琦, 吴则焰, 陈军, 何中声, 刘金福, 罗扬, 兰思仁
2019, 34(1): 83-9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3
摘要:
  目的  探讨红树植物在淡水环境中土壤微生态变化,评价红树植物适应性,为红树林在淡水区域引种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和磷脂脂肪酸标记法(PLFA),探讨淡水驯化条件下红海榄(Rs)、白骨壤(Am)、拉关木(Lr)、秋茄(Kc)、桐花树(Ac)5种不同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揭示红树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淡水胁迫的响应规律。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5种红树植物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代表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由高到低顺序为Am > Kc > Ac > Rs > Lr,Am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最强;5种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类型最多为多聚物;而采用PLFA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5种红树植物共检测到17种PLFA生物标记,16:0含量最高,Am土壤总PL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红树植物;土壤特征微生物分布量最大是细菌;主成分分析表明Lr、Am位于同一主成分,与Biolog研究结果类似。  结论  淡水驯化条件下红树植物土壤质量明显优于无红树林裸滩(CK),5种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多聚物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利用碳源。表征细菌的生物标记含量最多,在根际土壤微生物中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细菌。
公园不同植物配置群落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
冯燕珠, 陈旭, 高欢欢, 郭傲, 郑国华
2019, 34(1): 95-10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4
摘要:
  目的  分析公园内不同植物配置类型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为营造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福州市闽江公园南园为研究样地进行了1周年(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的定点检测,选择30个样点,凝练成8个植物配置类型和1个对照点(CK)。研究不同植物配置类型负离子浓度日、逐日、月和季节的变化特征,应用森林空气离子指数法进行分析及评价。  结果  (1)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大都呈Ⅴ/U字型曲线波动,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之间的负离子日平均总浓度比较:常绿阔叶林 > 落叶阔叶林 > 竹林 > 混交林 > 棕榈林 > 草地 > 常绿针叶林 > 灌木丛 > 对照点;(2)不同植物配置负离子浓度逐日变化均受外界气象因素影响较大,负离子浓度会因气象因子的变化,产生较大的波动;(3)负离子浓度月变化曲线均呈现U字型趋势,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之间负离子年平均总浓度比较:竹林 > 落叶阔叶林 > 常绿阔叶林 > 棕榈林 > 混交林 > 常绿针叶林 > 灌木丛 > 草地 > 对照点;(4)同一植物配置类型不同季节负离子浓度在秋季最高,其次是夏季,春季和冬季负离子浓度相近;(5)不同植物配置类型空气质量排序由高到低为:竹林 > 落叶阔叶林 > 常绿阔叶林 > 棕榈林 > 混交林 > 常绿针叶林 > 灌木丛 > 草地 > 对照。  结论  在日变化过程中,一天在7:00~9:00为负离子浓度最高时段,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混交林、竹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在3 000个·cm-3以上,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属于优等,是户外活动最佳时间段和最佳的活动场所。
云南苍山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
郑梅霞, 朱育菁, 刘波, 王阶平, 陈峥, 潘志针, 刘国红
2019, 34(1): 104-11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5
摘要:
  目的  了解芽胞杆菌资源多样性,为芽胞杆菌功能资源挖掘和菌剂开发奠定基础。  方法  从云南苍山采集土壤10份,涂布法分离芽胞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同源性进行鉴定。  结果  分离获得了75株芽胞杆菌,5个属、19个种,分别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14个种、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2个种、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1个种、嗜冷芽胞杆菌属Psychrobacillus的1个种和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的1个种。根据分离频度分析得知,云南苍山土壤中的芽胞杆菌优势菌群为韦氏芽胞杆菌B.weihenstephanensis、图瓦永芽胞杆菌B.toyonensis、假蕈状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和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xylanilyticus,其他种类分布极其不均匀。苍山路边土壤中的芽胞杆菌的Margalef、Simpson、Shannon、Pielou、Brillouin和Macintosh指数较高,可能与其不受植物影响相关。韦氏芽胞杆菌、图瓦永芽胞杆菌和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等3个种在3个生境的土壤中均有分离到,Margalef、Simpson、Shannon、Pielou、Brillouin和Macintosh指数较高,与生境相关性小。根据数量和分离频度对芽胞杆菌种类进行聚类,19个种的芽胞杆菌种类可分为4类。  结论  苍山土壤中蕴藏着丰富芽胞杆菌种类和数量,多样性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矮壮素对小叶楠抗寒生理的影响
费越, 白志波, 牛学舫, 胡蝶, 刘刚
2019, 34(1): 117-12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矮壮素(chlormequat chloride,CCC)溶液对小叶楠幼苗叶片组织生理的影响,探究CCC对小叶楠幼苗的抗寒机制,为人工抚育小叶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小叶楠(Phoebe microphylla)幼苗为材料,采取室内控温系统模拟低温胁迫条件,研究CCC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小叶楠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SP)、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RE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的影响。  结果  低温条件下喷施CCC可使小叶楠幼苗叶片中SP含量增加,喷施50 mg·L-1 CCC时,SP含量最高;在0℃和-2.5℃条件下,喷施100 mg·L-1 CCC可有效降低MDA含量;喷施50 mg·L-1 CCC使小叶楠叶片REC值降低;在-2.5℃时,喷施100 mg·L-1 CCC溶液的小叶楠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最强。  结论  通过综合分析各抗寒指标,喷施100 mg·L-1 CCC溶液时隶属函数评价最高,说明CCC能有效提高小叶楠的抗寒能力。
福建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王方怡, 洪志猛, 康智明, 兰思仁, 陈世品, 叶玉珍
2019, 34(1): 124-13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1.017
摘要:
  目的  研究福建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福建省农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福建统计年鉴》(1990-2016年)的农业生产数据对全省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其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利用LMDI模型(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解。  结果  1990-2016年间福建省的农业碳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由598.32万t下降到546.49万t,年均下降0.35%。9个地级市农业碳排放量差异较大,其中南平市农业碳排放量最大,达到103.64万t;厦门市农业碳排放量最小,仅有5.29万t。从福建省农业碳排放的内部结构看,农用物资与农地利用所带来的碳排放为主要碳源,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43.85%;其次是稻田甲烷所带来的碳排放,占比43.04%。在驱动因素方面,碳排放强度效应、就业结构效应和人口总数效应是全省农业碳排放下降的正向驱动因素,农业碳排放分别减少35.00万t、8.86万t和75.72万t;而农业收入效应是农业碳排放下降的负向驱动因素,农业碳排放增加了40.45万t。  结论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减少,未来还可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促进农业碳减排和低碳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