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34卷  第10期

2019-10ML 目录
2019, 34(10): 1-2.
摘要:
动物科学
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对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影响
陈华, 张丽娟, 李素一, 柯翎, 陈叙, 林晨韬
2019, 34(10): 1117-112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1
摘要:
  目的  研究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对鱼类抗细菌感染能力的影响,为裂殖壶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6个月的成年斑马鱼为研究对象,以基础颗粒饲料为对照组(C组),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干重3%的裂殖壶菌(S组),进行28 d饲喂试验。28 d后以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菌株FJ03-X2对斑马鱼进行攻毒,统计免疫保护率,并收集斑马鱼的肾脏组织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通过Real-time RT-PCR检测相关基因lysozymetnfb的表达。  结果  饲料中添加3%裂壶菌能够显著提高斑马鱼感染创伤弧菌后的存活率,相对保护率为42.8%;Real-time RT-PCR检测的结果发现S组的斑马鱼肾脏中溶菌酶Lysozyme的mRN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肿瘤坏死因子TNFb的mRNA水平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裂殖壶菌作为营养添加剂可以提高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能力。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特异性蛋白基因Mmc-3740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
张靖鹏, 江锦秀, 林裕胜, 游伟, 胡奇林
2019, 34(10): 1124-11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2
摘要:
  目的  构建表达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特异性蛋白基因Mmc-3740的重组表达菌,为Mmc-3740蛋白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Mmc-47中扩增出该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将克隆质粒与pET-28a分别双酶切,回收正确的片段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表达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 检测,用镍柱对其纯化后免疫小鼠获得高免血清,并进行Western-blot验证。  结果  成功构建了克隆和表达载体,重组菌表达目的蛋白大小约21 ku。表达产物通过镍柱纯化后可得到单一的目的蛋白条带,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所表达的目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结论  成功在BL21(DE3)宿主菌内表达了Mmc-3740重组蛋白。
9种野生鲳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分析
庄海旗, 刘江琴, 钟宇, 崔燎, 罗辉
2019, 34(10): 1129-113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3
摘要:
  目的  比较9种野生鲳鱼肌肉脂肪酸的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鲳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0.5%硫酸-甲醇处理各种鲳鱼肌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  9种野生鲳鱼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4.52%~48.29%,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35%~35.9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45%~37.26%,其中C16 0含量稳定且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UFA与∑PUFA呈负相关,∑SFA与∑MUFA、∑PUFA相关性小;主要脂肪酸C20 4(6)(AA)和C22 6(3)(DHA)分别与ω-6和ω-3呈极显著正相关,而EPA与其他脂肪酸的相关性小。聚类分析可将9种鲳鱼分成3个组群,其中中国鲳、珍鲳和银鲳等3种鲳属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含量相似。  结论  9种鲳鱼的EPA+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或医用价值;鲳鱼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为其脂肪酸代谢和鱼类分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物科学
水稻OsPLATZ1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睿, 陈建民, 吴明基, 杨绍华, 胡昌泉
2019, 34(10): 1137-114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4
摘要:
  目的  研究pOsPLATZ14的结构及时空表达模式,对深入研究OsPLATZ14基因功能、了解PLATZ转录因子在水稻生长发育进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利用BDGP、FPROM及Cister预测分析pOsPLATZ14大小,以水稻日本晴基因DNA为模板扩增pOsPLATZ14;应用PlantCARE分析序列中的顺序作用元件,构建pOsPLATZ14::GUS载体,转化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pOsPLATZ14在水稻中的时空表达特征。  结果  经PCR扩增获得pOsPLATZ14长度为1 899 bp,该区域含有光信号、逆境响应及激素应答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pOsPLATZ14驱动的GUS报告基因在水稻种子萌发期,苗期根、茎、叶,抽穗期的根、茎、叶、花穗、小花、叶夹角、茎结合部位、根茎过渡区及成熟期种子均有明显表达。  结论  pOsPLATZ14为组成型启动子,其下游调控基因OsPLATZ14可能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早熟优质籼稻三系不育系伍天A的选育
王天生, 陈惠清, 谢旺有, 谢少和, 陈锦文, 李坤泰, 陈秉发, 黄荣裕
2019, 34(10): 1144-114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5
摘要:
  目的  选育早熟优质三系不育系,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方法  2007年早季以泉5B/天丰B的F4代为父本,与不育系泉5A测交,经过多代回交和多年观察筛选,选育早熟优质三系不育系新品种。  结果  选育出的早熟优质不育系伍天A,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47),表现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9%;异交率高,柱头总外露率64.77%;米质优,稻米的主要品质指标:整精米率66.0%、粒长6.7 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4%、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50 mm、直链淀粉含量23.8%,其中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均达到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一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标准,但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还不够理想,需在保持其优质早熟等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对品质性状进行改造提升;早熟,播始历期均在66 d左右,与天丰A相同;配合力强,伍天A与R713配组育成的三系稻新组合——伍天A/R713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35)。  结论  伍天A是一个育性稳定、异交率高、米质优、早熟、配合力强的三系不育系,可以配制出优质、多种熟期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园艺科学
百合种球繁育二次抽薹的淀粉代谢研究
杨成龙, 方少忠, 林智敏, 郭文杰, 蔡宣梅, 张洁
2019, 34(10): 1150-115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6
摘要:
  目的  研究百合种球反季节繁育二次抽薹过程中的淀粉代谢机制,为精确种球反季节繁育的收储期,促进国产种球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测量百合抽薹前后不同发育时期,鳞茎中的淀粉、还原糖含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鳞片细胞中的淀粉颗粒形态内容变化,定量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种球的淀粉酶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百合鳞茎二次抽薹过程中,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在萌动期出现显著性变化,淀粉含量下降4.98%,还原糖含量增加3.23%。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百合鳞片抽薹过程中淀粉粒有A、B、C(大、中、小)3 种类型。在膨大期和成熟期包含A型和B型淀粉粒;萌动期C型淀粉粒出现,A型淀粉粒出现异形、凹陷或是拉伸,长短轴比(L/S)达最大1.77,淀粉颗粒被逐渐拆分;抽薹期A型淀粉粒消失,B、C型颗粒表面出现大量泡状突起,小颗粒可见以“出芽”的方式长出。不同发育时期淀粉酶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RT-PCR)结果显示:淀粉分解酶基因AMY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膨大期和成熟期表达量较低,在萌动期和抽薹期高度表达;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SSS、SBE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膨大期和成熟期表达量较高,在萌动期和抽薹期表达量较低;淀粉分解酶和合成酶相关基因在种球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情况与淀粉含量的变化情况相符。  结论  百合种球反季节繁育过程中,二次抽薹导致种球大量的淀粉被消耗,将影响商品球质量以及鲜切花的品质,为消除此不利因素,繁育过程中应当在种球进入成熟期后及时进行收储。
不同品种叶用莴苣营养液膜栽培性状及产量分析
陈永快, 王涛, 黄语燕, 兰婕, 雷锦桂, 吴宝意, 陈华
2019, 34(10): 1158-116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7
摘要:
  目的  鉴选适宜南方薄膜温室内营养液膜(NFT)模式栽植的叶用莴苣品种,为福建省叶用莴苣种质资源推广和新品种引进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收集省内外13个性状优良的叶用莴苣种类,在中以示范农场薄膜温室内,采用浅液流水培技术对供试品种采收期的形态指标、产量指标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在形态与产量指标方面,株高以绿神表现最佳,高达29.23 cm,其产量较小叶苦苣、格林、紫雅品种分别显著增加48.69%、57.75%、63.45%,单株产量可达94.13 g,其次为绿玫瑰,单产量可达89.50 g。在营养品质方面,绿玫瑰在可食叶片中的花青素、纤维素含量最高,且硝态氮含量累积最少;可食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以绿神表现最优,抗坏血酸含量以紫霞表现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以优雅表现最佳。  结论  绿玫瑰具有较高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最适宜在南方薄膜温室NFT模式下栽培。
18个双孢蘑菇核心种质的重测序初步分析
施肖堃, 蔡志欣, 郭仲杰, 卢园萍, 陈美元, 廖剑华
2019, 34(10): 1167-117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8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核心种质的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探讨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菌株间基因组存在的差异及开发相关分子标记。  方法  对双孢蘑菇国内外杂交菌株、野生菌株、高产型或优质型传统菌株、棕色菌株、不育菌株等共18株核心种质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应用不同的生物信息学处理软件,对测序得到的原始reads序列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H97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基于比对结果进行SNP、SV 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对多态性标记分布进行统计并实现DNA水平差异基因挖掘和差异基因功能注释等。  结果  样品测序共获得21.63 G数据量,Q30平均达到89.10%。样品的reads与参考基因组H97的比对效率平均为82.50%,基因组覆盖度为96.32%,平均深度分别在33X左右。基于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结果,共检测获得约813 768个SNP,53 840个InDel,平均每个个体获得924个SV变异。  结论  国内外菌株的亲缘关系表明As2796系列与U1系列是世界上并列的两大双孢蘑菇杂交品系。
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林斌, 黄菊青, 官雪芳, 郑炎, 徐庆贤, 王琦, 钱蕾, 郑怡, 张臣心, 汤铜华, 赵孟涛
2019, 34(10): 1173-117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09
摘要:
  目的  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液体肥W208YF施用对铁观音乌龙茶产量、品质和茶园土壤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W208YF(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菌液浓度为4.00×106 cfu·mL−1,使用量100 L·hm−2)和等量清水对照(CK)2个处理,重复4次,进行差异性比较。  结果  W208YF处理的茶叶产量、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较CK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10%、10.60%和8.10%,而茶叶咖啡碱含量则显著下降,降幅为24.30%;同时,W208YF的茶园土壤肥力(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指数及β多样性)均明显优于CK。  结论  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W208YF能够明显提升茶园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植物保护
西花蓟马不同RNA干扰技术比较研究
李恒, 周知恩, 陈勇, 陆承聪, 张祥琴, 王谅, 陈艺欣, 田厚军, 林硕, 张洁, 游泳, 魏辉
2019, 34(10): 1179-118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0
摘要:
  目的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其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抗药性强,给我国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旨在评估膜饲喂和显微注射dsActin对西花蓟马Actin基因的沉默效率,以期为蓟马类等小型昆虫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  方法  通过膜饲喂和显微注射的方法将体外合成的dsActin导入西花蓟马二龄若虫体内,用RT-qPCR方法检测Actin基因的mRNA表达;通过单头饲养方法观察统计西花蓟马成虫体长、成虫翅膀或胸腹部畸形率及死亡率。  结果  dsActin膜饲喂后24 、48、72 h,Act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7%、91%和98%;通过显微注射将dsActin注入西花蓟马体腔,在注射后24、48、72 h,Actin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8%、56%和53%。注射dsActin的西花蓟马在第24~120 h 死亡率为44%~98%,显著高于dsGFP对照组;此外,dsActin组个体体长仅为dsGFP对照组的90%,且翅膀或胸腹部出现畸形率为41%。  结论  显微注射dsActin能显著沉默西花蓟马Actin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并引起西花蓟马个体不正常发育和死亡,从而建立蓟马类小型昆虫RNAi体系。
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何超, 沈登荣, 白丽雪,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2019, 34(10): 1185-119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1
摘要:
  目的  研究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明确该虫对高温的适应性,为准确预测预报该害虫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以25℃恒温为对照,将井上蛀果斑螟羽化12 h内成虫在35、38、41℃高温下,分别处理1、2、4、6 h后移至25℃适温继续饲养,观察短时高温处理后成虫的存活、寿命、产卵及卵孵化情况。  结果  成虫期短时高温处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显著影响。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成虫存活率逐渐降低,寿命和产卵期逐渐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和产卵高峰期产卵量亦逐渐减少,卵孵化率下降,但产卵前期无明显变化。其中,35℃处理1、2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而产卵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与对照差异显著。41℃处理4、6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卵孵化率较对照及35℃相同时间处理差异显著。  结论  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不利影响,且随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
福建冬作马铃薯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及药剂防除技术研究
李华伟, 许国春, 罗文彬, 纪荣昌, 汤浩
2019, 34(10): 1192-119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2
摘要:
  目的  明确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类型和杂草防除技术。  方法  系统调查了福建省冬作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种类,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噁草酮、丁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砜嘧磺隆等7种除草剂对费乌瑞它的除草效果。  结果  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有20种以上的杂草类型,其中繁缕、牛繁缕、藜、小藜、柳叶刺廖、酸模叶廖、马唐、马齿笕、龙葵、小飞蓬为马铃薯田间主要常见杂草类型,占杂草总数量的80%以上。药剂防治结果表明:苗前除草剂防治效果较好的有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丁草胺水剂、50%乙草胺乳油、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83.7%、68.4%和65.4%;苗后除草剂防治较好的有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90.9%。  结论  福建省冬作马铃薯杂草类型多样,筛选出的苗前除草剂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苗后除草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可作为冬作马铃薯田的除草剂推广使用。
不同深度土壤肥力指标与黄瓜根结线虫病相关性分析
王宏宝, 曹凯歌, 毛佳, 吴险平, 赵桂东
2019, 34(10): 1197-120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3
摘要:
  目的  了解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与不同深度土壤肥力指标相关性,为采用肥水管理等措施协同防控线虫病害提供参考。  方法  本试验通过测定设施黄瓜田中不同时期0~30 cm土层中pH值、速效氮、速效钾、全磷、全氮、有机质6个指标,研究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与不同土层间土壤肥力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  在定植128 、188 、218 d的3个时期,上层土速效氮、速效钾、全氮变化指标高于中下层土,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全磷、速效钾、速效氮、pH的变化在不同土层中的相关性高,而土壤全氮变化在不同土层间的相关性低。土壤全磷变化显示,上中下各土层全磷变化与黄瓜病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2、−0.854、−0.869。土壤速效氮变化显示,上层土与黄瓜病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土壤速效钾、pH值、有机质变化显示,上层土3种肥力指标变化与黄瓜病指相关性低。  结论  土壤上中下各土层全磷含量变化和土壤中土层全氮含量变化2个肥力指标,与黄瓜根结线虫病情指数相关性高,达显著差异,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变化对于指导黄瓜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控有一定参考价值。
食品科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紫薯中15种酚酸类组分
刘文静, 黄彪, 林香信, 方灵, 吴建鸿, 李巍, 吴妙鸿
2019, 34(10): 1203-121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4
摘要:
  目的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不同品种紫薯中酚酸类组分及含量,为紫薯中酚酸类组分的提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紫薯中15种酚酸类组分的方法,分析8种不同品种紫薯中酚酸类组分的含量。样品经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后,使用Waters T3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0.1%(v/v)甲酸-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负离子扫描方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  结果  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15种酚酸类组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5 6~0.999 7,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5.8 μg·L−1(S/N ≥3)和1.0~15.2 μg·L−1(S/N ≥10);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73.3%~97.1%,相对标准偏差1.8%~8.9%。  结论  在所分析的紫薯样品中共检出5种酚酸类组分,含量0.102~1 698.490 mg·kg−1,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对香豆酸含量最低。该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紫薯中酚酸类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不同废菌棒生物炭结构性质的影响
李思苇, SarfrazRubab, 杨文浩, 毛艳玲, 周碧青, 邢世和
2019, 34(10): 1211-12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5
摘要:
  目的  生物炭的表面性质与其表面的官能团密切相关,探讨不同制备条件对不同材料废菌棒生物炭结构特征的影响可为废菌棒的资源化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以海鲜菇、秀珍菇、银耳的废菌棒为生物质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在不同温度(400、500、600、700℃)和不同时间(1.5、2.0、2.5、3.0 h)下制备生物炭,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废菌棒生物炭结构性质进行表征。  结果  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和炭化时间的延长,3种菌棒生物炭蛋白质中C=O、C-N、纤维素中C-O-C、脂肪烃中-CH3和-CH2基团的相对含量都随之减少;苯环中的C-H官能团相对含量随之减少,C-C官能团相对含量随之增大,且在700℃,炭化3.0 h条件下达到最大。在相同制备条件下,海鲜菇菌棒生物炭含氧官能团吸收峰峰强最强,银耳菌棒生物炭最弱;秀珍菇菌棒生物炭苯环C-C吸收峰峰强最强,银耳菌棒生物炭最弱。  结论  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和炭化时间的延长,生物炭中的蛋白质、多糖和脂肪酸等有机物质逐渐分解,烷基基团缺失,而芳香结构逐渐形成,在700℃,炭化3.0 h条件下生物炭结构最稳定。在3种菌棒生物炭中,海鲜菇菌棒生物炭对于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可能最强,秀珍菇菌棒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固碳效果可能最好。
镉胁迫对万寿菊属植物幼苗生理及富集的影响
刘翰升, 赵春莉, 刘玥, 国伟强
2019, 34(10): 1221-122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6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3、3、20、60、120、180、240 mg·L−1)镉胁迫下,万寿菊属植物幼苗(万寿菊、孔雀草)的生理指标与富集指标,比较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镉吸收量,明确不同质量浓度镉胁迫下万寿菊属植物幼苗生理调节机制与富集能力。  方法  通过水培试验,采用镉胁迫处理幼苗,测定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镉吸收量,研究镉胁迫对万寿菊、孔雀草幼苗的生理指标与幼苗富集效果的影响。  结果  随着Cd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万寿菊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随Cd质量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孔雀草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过氧化物酶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万寿菊、孔雀草幼苗对镉的吸收量随Cd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积累能力逐渐增强,万寿菊幼苗与孔雀草幼苗在180 mg·L−1Cd胁迫时,幼苗内Cd含量分别达到440.40、478.23 mg·kg−1  结论  中、低量的Cd胁迫(0.3–120 mg·L−1)对万寿菊、孔雀草幼苗生理影响小,自身可以调节,高量的Cd胁迫(180、240 mg·L−1)产生破坏作用,影响较大;万寿菊、孔雀草幼苗富集量随Cd胁迫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直到幼苗不萌发;万寿菊幼苗抵抗Cd胁迫生理机制过氧化物酶起主导作用,孔雀草幼苗抵抗Cd胁迫生理机制超氧化物歧化酶起主导作用;采用万寿菊、孔雀草种子进行植物修复有较大应用前景。
农业信息学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和融媒体技术的农技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赵健, 邱荣洲, 池美香, 高晓丹, 翁启勇
2019, 34(10): 1228-123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0.017
摘要:
  目的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拓宽农户获取农技信息资源的渠道、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率,增加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运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多媒体化与传输渠道多元化等特点,设计一套集资讯推送、视频培训、互动咨询为一体的农技服务系统,提供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融合服务方式。  方法  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流程优化设计、数据接口开发,搭建融媒体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分发平台,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科技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微视频点播、专家问答、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功能,并推广应用。  结果  应用公众号与小程序,在功能上能满足农业信息服务的交互式、多媒体化和移动化的要求;通过微信平台作为用户访问入口,减少了下载安装流程,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意愿;微信对话和好友转发等数据分发方式占信息资源访问量的71.51%,有效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传播利用效率。  结论  应用融媒体技术与微信平台开发的“慧农信”农技服务系统能满足农业技术服务对信息资源与应用功能上的需求,提升了农业技术传播效率、降低了使用难度与培训成本,是科技特派员为农业农村用户开展技术服务的高效工具,应用前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