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34卷  第12期

作物科学
基于自然群体随机交配的单个印迹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郑珂晖, 黎哲镇, 叶景山, 周富杰, 温永仙
2019, 34(12): 1364-137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2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自然群体随机交配的单个印迹QTL的定位方法,分析影响定位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方法  若印迹QTL决定的某一性状为数量性状,假设该性状与标记之间的关系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印迹QTL定位和遗传参数的估计。利用计算机模拟单点模拟标记、水稻真实自然群体标记进行印迹QTL定位,比较在不同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 MAF)、不同遗传率、不同随机交配轮数下的统计功效与参数估计精度,印迹QTL的显著性采用F检验和t检验。  结果  通过模拟研究,证明该试验设计对于检测单个印迹QTL是有效的,在MAF大于5%时,印迹遗传率大于10%时,定位与遗传参数估计趋于无偏。  结论  采用自然群体随机交配产生作图群体,可以用来进行单个印迹QTL的定位,定位的结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试验设计,为下一步进行多个印迹QTL奠定了基础。
甘蓝型油菜再生体系中的种子灭菌和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傅淑, 刘昭霞, 陈金芝, 孙庚晓, 孙翠英, 陈进, 杨广
2019, 34(12): 1371-137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3
摘要:
  目的  植物的种子灭菌和生根培养是组织培养的重要步骤。目前已报道的用于甘蓝型油菜种子灭菌的次氯酸钠(NaClO)浓度、灭菌时间和生根培养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出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最佳NaClO灭菌处理方法和生根培养基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  方法  比较了甘蓝型油菜的种子经不同浓度(浓度范围为0.1% ~ 30.0%)NaClO灭菌后的发芽率、健康芽率和菌落率,筛选出最适的种子灭菌NaClO浓度,再在该最适NaClO浓度基础上找出了最适的种子灭菌时间;通过比较不同质量浓度(0.1 ~ 2.0 mg·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对甘蓝型油菜再生根的促进作用,找出油菜生根培养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  结果  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最佳灭菌NaClO浓度为2.0%或3.0%,在3.0% NaClO下的最适灭菌时间为15 min,种子经该灭菌方法处理后的发芽率和健康芽率分别可达97.4%和85.9%,且菌落发生率最少。该油菜种子灭菌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9个植物品种,尤其适合于甘蓝型油菜、大白菜和拟南芥的种子灭菌。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 NAA对甘蓝型油菜再生根的促进作用最强,油菜培养7 d后即有92.5%的累积生根率,再生根从切点处生长,且再生的须根数最多。  结论  本研究优化了甘蓝型油菜种子的NaClO灭菌方法和生根培养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为高效的油菜组织培养研究奠定了基础。
小粒种咖啡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林, 陈婷, 黄丽芳, 李锦红, 马关润, 王晓阳, 董云萍, 龙宇宙, 李学俊
2019, 34(12): 1379-138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4
摘要:
  目的  分析小粒种咖啡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为小粒种咖啡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60份小粒种咖啡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8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多样性分析。  结果  在8个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以鲜干比最高(25.15%),其次为鲜果重(19.85%),以出米率最低(1.97%);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种子长为最高(2.04)。在5个品质性状中,变异系数以绿原酸最高(22.68%),其次为脂肪(12.40%),蛋白质为最低(5.20%);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绿原酸最高(2.07),其次为脂肪(2.06)和蛋白质(2.05)。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干豆重与出米率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大小与百粒重、出米率、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出米率、蛋白质、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米率与蛋白质、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咖啡因与蔗糖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PC1、PC2、PC3、PC4)包含了12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达69.17%,表明这些性状是造成小粒种咖啡种质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份小粒种咖啡种质可分为两个大类群,第I类群有53份资源,第II类群有7份资源。第II类群的鲜果重大,尤其是II-2类群的鲜果重和干豆重。  结论  60份咖啡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通过引种驯化、杂交、嫁接和分子育种等技术将其优异基因延续下去。第II-2 类种质的鲜果重和干豆重大,可作为选育和改良品种的基本材料。
园艺科学
不同施钾水平对无花果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郭傲, 林绪坚, 高欢欢, 郑雪莲, 陈默, 郑国华
2019, 34(12): 1388-139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5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施钾水平对无花果果实糖代谢的内在调控机制,为无花果合理施肥,提高无花果果实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2年生的‘波姬红’无花果为试材,在常规栽培管理前提下,增施4个水平的K2SO4,施钾量分别为:CK(0 g·株−1)、K1(125 g·株−1)、K2(250 g·株−1)、K3(375 g·株−1),进行对照试验。测定各个施钾水平下无花果果实的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等各项指标,并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果糖与葡萄糖是无花果中主要的可溶性糖,其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上升。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整体呈下降趋势;(2)与对照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无花果果实中可溶性糖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发育中后期淀粉含量。施钾量在250 g·株−1(K2)时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为最适用量;(3)适量施钾显著提高了无花果果实发育早期和末期AI和SS(分解方向)的活性,对NI影响较小,但极显著地提高了NI在果实发育成熟期的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积累。适量施钾使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逐渐上升,且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促进了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适量施钾提高了无花果发育各个时期的SPS活性,但对SS(合成方向)的影响较小,促进了蔗糖的积累。  结论  适量施钾可以提高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果实中淀粉的分解和可溶性糖的积累。
贵州茶树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冷害指标研究
侯双双, 古书鸿, 谷晓平, 薛旭, 韩淑梅, 胡家敏, 刘宇鹏
2019, 34(12): 1397-140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6
摘要:
  目的  探明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的低温冷害指标,为精准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和茶叶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贵州低温冷害天气过程,测定茶叶不同低温冷害过程中生理指标以反映茶叶低温环境下的生长状态;拟合细胞伤害率与低温胁迫之间的Logistic函数关系,确定茶树生长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以量化不同低温冷害天气过程中茶叶的冷害指标。  结果  随低温程度的加重,SOD活性大致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大致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R呈持续上升趋势;低温冷害持续日数不同,对应低温半致死温度不同,低温持续时间越长低温半致死温度越高,低温冷害天气持续3、5和7 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5 、1.8 和2.6℃。  结论  福鼎大白茶冷害生长响应特征与低温冷害程度和持续天数密切相关:最低温度3℃以下的低温危害比3℃以上大;低温过程持续7 d的低温危害比持续3、5 d时严重;低温半致死温度随冷害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因此低温冷害指标的制定应依据当地倒春寒冷害气候特征进行量化。
动物科学
复合微生物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胃肠道绒毛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李兆龙, 黄宇翔, 罗锦义, 黄耿光, 陈发亮, 黄种杰
2019, 34(12): 1404-141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7
摘要:
  目的  研究复合微生态菌剂对育肥猪猪生产性能、胃肠道绒毛结构及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300头60日龄25 kg的育肥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添加微生态菌剂,对照组添加等量的无菌水。每个处理1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为期90 d,记录日采食量、日增重,并测定15、30、60、90 d的耗料、增重比。试验结束时,每处理采集18头猪的胃黏液和结肠黏液,运用Illumina MiSeq方法测定16S rRNA基因并分析,并运用HE染色方法分析育肥猪胃肠道绒毛结构。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处理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35.53 g(P<0.05),降低料肉比0.10(P<0.05);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组的育肥猪胃肠道属水平乳酸杆菌的丰度(平均67.81%)显著高于对照组(13.54%)(P<0.05),艰难梭菌属(4.51%)显著低于对照(5.55%)(P<0.05)。结肠黏液属水平的乳酸菌丰度(平均6.51%)比试验组高(3.17%)(P<0.05),结肠黏液属水平艰难梭菌属(2.32%)比对照低(3.73%)(P<0.05),艰难梭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添加复合微生物菌明显增加胃肠道绒毛长度和密度(P<0.05)。  结论  复合微生物菌能够显著改善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增加肠道有益菌,同时改善胃肠道绒毛结构。
饥饿和不同开口饵料对大刺鳅仔鱼生长的影响
钟全福
2019, 34(12): 1411-141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8
摘要:
  目的  研究饥饿胁迫和不同开口饵料对大刺鳅仔鱼摄食、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为大刺鳅早期苗种培育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饥饿对初孵仔鱼卵黄囊、油球的吸收和死亡不可逆点(PNR);选用枝角类、丰年虫无节幼体、蛋黄、虾奶粉和A#鱼苗开口料作为大刺鳅仔鱼开口饵料,投喂24 d,分析不同开口饵料对大刺鳅仔鱼生长的影响。  结果  在水温(27.0±1.5)℃的条件下,仔鱼6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达100%,PNR发生在14~15日龄,其摄食能力和饥饿耐受性相对较强,饥饿延缓了仔鱼对卵黄囊和油球的吸收;仔鱼能够摄食枝角类和丰年虫无节幼体等活饵,投喂1 d后的开口摄食率达100%,且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仔鱼不摄食蛋黄、虾奶粉和A#鱼苗开口料等人工饵料,其生长、成活率与饥饿组无差异(P>0.05)。  结论  枝角类和丰年虫无节幼体是大刺鳅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
植物保护
西花蓟马几丁质合成酶UAP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陆承聪, 李恒, 张祥琴, 王谅, 陈艺欣, 田厚军, 林硕, 张洁, 陈勇, 魏辉
2019, 34(12): 1419-142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9
摘要:
  目的  阐明几丁质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 N-acetylglucosamine pyrophosphorylases, UAP)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基于西花蓟马转录组数据,克隆验证了UA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全长序列,命名为FoccUAP。利用RT-qPCR方法分析FoccUAP在各个组织和不同龄期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向西花蓟马蜕皮24 h的2龄若虫显微注射dsUAP,检测沉默效率,观察其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  FoccUAP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6.738 kDa,具有Glyco - tranf - GTA - type Super family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与等翅目、蜚蠊目、直翅目和半翅目昆虫的UAP基因亲缘关系较近。FoccUAP基因在西花蓟马各个组织都有表达,在头部和腹部相对表达量最高,触角、胸部和足相对表达量较低。该基因在虫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其中2龄幼虫、蛹以及羽化后24、48、168、240 h的成虫表达量分别是1龄幼虫的1.30、2.50、1.56、2.0、2.43和2.56倍。RNAi结果表明,注射dsUAP的西花蓟马羽化率(36.3%)和注射后120 h的存活率(5.0%)均显著低于dsGFP对照组,且注射dsUAP的西花蓟马成虫出现翅膀发育不完整、胸腹部皱缩不规则等畸形现象。  结论  FoccUAP基因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草地贪夜蛾入侵动态监测与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邱良妙, 黄晓燕, 杨秀娟, 关瑞峰, 刘其全, 卢学松, 刘必炮, 何玉仙
2019, 34(12): 1426-143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10
摘要:
  目的  明确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入侵动态及应急药剂防治技术。  方法  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开展福建省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与为害监测;利用茎叶喷雾法开展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评价。  结果  2019年5月6日,福建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发生为害,随后全省多地陆续发现草地贪夜蛾侵入为害,截至11月4日,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寄主范围仅限于为害玉米,共有53个县(市、区)发生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达646.23 hm2;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效,药后3 d、10 d的防效分别为88.08%~91.46%和91.41%~94.01%,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  结论  草地贪夜蛾已侵入福建省并在玉米上发生为害;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6种杀虫剂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的理想药剂。
资源与环境科学
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肥力之间关系
陈丽华, 刘兰英, 吕新, 李玥仁
2019, 34(12): 1433-143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11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肥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茶园土壤改良和稳定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武夷山茗上缘茶业有限公司试验茶园不同土层不同种植年限(5、10、15年)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并与土壤肥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10年生茶树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最大,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的可培养真菌数量在不同土层表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趋势。茶树根际土壤酸化严重,pH值为3.14~3.36;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各项肥力指标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0~15 cm土层的全磷和全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15~3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他的指标则在连续种植5年或10年的时候出现最高值或最低值。冗余分析发现,可培养细菌数量主要受速效钾和全磷含量的影响,可培养真菌数量主要受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结论  采样点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部分肥力指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生物炭添加对猪粪堆肥氮素形态和损失的影响
高文慧, 李波, 叶菁, 林怡, 王义祥, 翁伯琦
2019, 34(12): 1440-144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12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炭添加下猪粪堆肥过程氮素形态的变化,为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利用强制反应箱研究在猪粪堆肥中添加0%、3%、6%和9%的生物炭(重量比,干基计)对氮素形态变化以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结果  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至堆肥结束全氮含量增加了3.68%~5.43%;可溶性总氮和铵态氮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提高堆料中铵态氮降幅减小。不同堆肥处理氮素损失率介于20.69%~28.18%,3%和6%生物炭添加处理的氨挥发量分别比未添加生物炭处理的高8.98%和46.30%,而9%生物炭添加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和氨挥发量最低。  结论  猪粪堆肥过程中添加生物炭可使堆体快速升温,并延长高温期,堆料中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硝态氮含量随生物炭添加量呈增加的趋势,氮素损失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呈增加的趋势。
食品科学
海带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彭臻菲, 李泳宁, 魏碧娜, 林碧珠
2019, 34(12): 1457-146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14
摘要:
  目的  研究海带多糖对H2O2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增殖及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的影响,为阐明海带多糖对VSMC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以H2O2为诱导剂建立体外VSMC增殖模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和细胞形态观察评价海带多糖对H2O2诱导VSMC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同时以丙二醛为指标考察海带多糖对H2O2诱导VSMC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的影响。  结果  以50 μmol·L−1 H2O2为诱导剂建立VSMC体外增殖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结果表明海带多糖对H2O2诱导VSMC增殖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最大增殖抑制率达到73.56%。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海带多糖作用下H2O2诱导的VSMC生长状态发生改变且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丙二醛检测结果表明海带多糖作用下VSMC胞内脂质过氧化物量显著减少。  结论  海带多糖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VSMC增殖,且显著降低VSMC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
综述
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江锦秀, 林裕胜, 张靖鹏, 游伟, 黄丽丽, 胡奇林
2019, 34(12): 1463-147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12.0015
摘要:
绵羊肺炎支原体(Mo)是引起绵羊和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呈世界性分布,给世界羊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Mo的检测方法主要有3类:一是病原分离鉴定法,分离率低;二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方法、LAMP方法、降落PCR-侧向层析快速检测方法、DNA探针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目前检测致病性支原体最为常用的方法;三是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间接血凝方法、ELISA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间接免疫荧光。Mo的防治主要是疫苗和药物治疗,目前临床用的疫苗主要以灭活疫苗为主,基因工程疫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Mo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几年有报道称免疫防御分子对Mo患病羊有免疫调节和治疗作用,为Mo引起的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对Mo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治方法及疫苗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